第七十四章作大宋的狗有什麼不好?(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認為金軍跨越上千裡而來,即便拿下可敦城亦不能久守。
在這場無意義的交戰中,只會消耗契丹人元氣。所以他主動率領軍隊撤離了可敦城,將這座號稱契丹聖城,起源之地的城池讓給了女真。
他率領著遼國餘部正式放棄與金國交鋒,開始向西遷移,一路遠征。
而局勢也如耶律大石所料。金國並沒有做好長久統治可敦城的打算,他們大軍一路遠征而來,根本守不住這裡。
在瘋狂屠殺,洩憤幾天之後,粘罕帶著大軍被迫折返。可是三千里路,又在草原、沙漠戈壁,女真人打贏了戰事,卻最終敗在了行軍上。
負責後勤的民夫,死不勝計。運輸物資的牛車,十無一二得還。
除了蒙古人贏麻了,女真與契丹都損失慘重。
據傳,女真人已經被迫進入了戰略防守,在草原上開始修建界壕邊堡,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金國長城。
其繼續沿用了遼國遺留的一部分契丹長城,同時又新規劃了一部分溝塹、夯土城牆,全長七百餘里。
不論金國頂層是怎麼想的,會選擇跟契丹相同的手段,在草原上起長城。
女真人修的這道城牆,都有個極大的缺陷。其沿線修築的工事往往選擇平地或不高的土丘上,沒有很多同類建築所依託的崇山峻嶺。
所以女真人不得不扶持一部蒙古,作為自己在北方的打手,也就是塔塔爾部。
這導致一個蒙古,出現了三個聯盟部落。
最西邊的也就是趙桓冊封的克烈部首領,忽兒札胡思可汗。西部聯盟背靠大宋、西夏與西遼,後方最為廣闊。
可以說,他往任何一個國家一躲,其他蒙古部落就對他無可奈何。
東部自然是塔塔兒部落的首領,他們被金國冊封為蒙古可汗。這個部落主要分佈在主於闊連海子(今呼倫湖)、捕魚兒海子(今貝爾湖)一帶。雖然地勢高寒,但當今不是冰河時期,所以人口也算眾多。
關鍵是這個部落以好動刀子而著稱,天性中充滿了仇恨、憤怒和嫉妒,戰力非常強悍。
而且令金國滿意的是,這個部落與中部聯盟的蒙古可汗是世仇。
中部聯盟的可汗也就是合不勒汗,成吉思汗的曾祖父。
雙方結仇,可以說是非常搞笑,甚至不敢相信這種事發生在現實世界。
合不勒汗妻弟賽因—的斤(這什麼破名字),患病之後,請塔塔兒部的巫師施行巫術,不料非但沒有治好,反而病發身亡。
於是賽因—的斤的弟兄們殺死了塔塔兒部的巫師,從此塔塔兒部同蒙古族結怨,雙方只要一有可乘之機,就會全力屠殺、劫掠對方。
總的來說,蒙古三部,各有特點。西部背靠強國,後勤、縱深強大。東部殘忍好戰,戰力強大。中部則部落眾多,人口底蘊強大。
三位可汗都野心勃勃,想要一統蒙古草原。而在他們各自背後的國家,也都各有佈局。
蒙古的崛起,註定要伴隨著無數的腥風血雨。
所以當聽說大宋召集五國會談後,被趙桓扶植起來的忽兒札胡思可汗立即派出規模龐大的使節,十分隆重的前往京兆府。
除了搏個蒙古族正統可汗的名聲外,也意圖單獨跟大宋談一份協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