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五國會談(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慶殿,這座高大明亮,皇宮中佔地面積最廣闊的宮殿,還是第一次排列有序的站滿了官員。
趙桓身軀筆挺的坐在龍椅上,舉目向下看去,只感覺賞心悅目。
大宋皇室的審美真的是無與倫比,絕對擔得起“人間夢華”之盛讚。大宋官員們多穿著一身朱袍, 頭戴冕冠,腰束革帶,既鮮明美觀,又儒雅英氣。比之大清那黑暗、黢黑的殭屍服,不知要美觀多少倍。
所有人入列之後,梅執禮帶頭跪拜行禮高讚道:“聖躬萬福。”
“免禮,起身。”
大宋的禮儀在徽宗朝達到了巔峰,尤其強調復古禮, 逢朝會必奏雅樂。以禮樂如古之重器,來加強君王的權威,鞏固大宋統治。
但趙桓大刀闊斧的在改革儒家,這套禮樂儀式自然也被他砍掉了大部分。
所以,在一段正雅之音後,朝會迅速進入了正題。
趙桓直接引用了《尚書》最宏大的篇章《大禹謨》作為這次朝會開篇的提振之詞:“濟濟有眾,鹹聽朕命。絲綢之路,乃中原之財富命脈。對沿路各國而言,每逢中土興盛,必攜友好交往而來。”
“我朝已重振國家,興盛平寧。如今已是時機重開絲綢之路,再現繁華商路,汲取四方之財富,養我大宋之子民。”
“故而朕決議由大宋召集各國,正式召開五國會談,重立西北法度。”
擲地有聲的聲音在宏偉的殿堂內嘹亮迴盪,宣揚著一個國家強大的意志,昭示著大宋對西北鄭重地宣告。
大殿內無數官員手捧笏板, 一臉嚴肅,皆肅穆地感受著官家那籠罩著大殿,甚至籠罩著整個天下的宏偉意志。
隨著官家今日鄭重地宣告,來自大慶殿地這份意志,將如旋風般席捲四方,深刻影響著宋、金、遼、夏、蒙古五國億萬生民的命運。
數以百萬計的軍隊、民夫,將因為這份意志而產生激烈地碰撞。凡是擋在大宋滾滾戰車前方的敵人,都將統統被戰車碾為齏粉。
中下層官員對局勢的察覺,顯然還有相當的滯後性。
這也是這次朝會召開的意義之一,朝廷高層公卿、官員,將對所有官員做一次完整的政務報告,藉此將大宋的國家政策,舉國形勢,傳遞向天下四方。
趙桓鄭重宣告之後,揚了揚手,說道:“而後由右相闡述朝廷新政與國家形勢。”
梅執禮手持笏板出列,鄭重地說道:“自靖康二年變法以來,國家形勢一新, 對外國家收復燕雲, 對內平定叛亂, 剿平流寇。洶洶一時的四方民變,因國家變法,計畝徵銀,顯著減少。匪患亦陸續被各地新軍所平。”
“國家內部平寧,朝廷統治穩固。所以截止去年年末徵稅之前,國家清查出良田三億六千萬畝。各地開墾荒田兩千餘萬畝。在籍田藉共計九億八千萬畝,徵稅三億九千四百六十七萬貫有餘。”
“近四億貫財政稅收,乃我朝重定東北局勢底蘊之所在。”
有督察院監察御史維持朝會禮儀,官員們沒有人敢喧譁。但大殿內依舊一片倒吸冷氣地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