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君主會覺得,他們會為了士大夫的利益,來坑害國家政策。相反,在這些名臣眼中、心中,只有國家百姓。所有拖累國家強大的勢力,都統統應該被限制,被掃除。

趙桓說道:“卿說道也有道理,這反腐也不能只靠一味的刑律肅殺,正向的精神引導也是重中之重。所以朕第二個要辦的廠子,就是一個出版社。”

“出版社?”朱璉呆住,說道:“予聽說過文學社、弓箭社、英略社,可是這出版社是何方物?”

“跟文學社差距倒也不大,主要是分兩方面。其一發行邸報,當然由於不再公佈時政訊息,稱呼邸報有些不合適,就稱其報紙吧。”

“朕打算賜其名為大宋青年報。”

朱璉對這方面不太瞭解,問道:“發行報紙有何深意嗎?”

趙桓笑著說道:“這方面,報紙的意義可太多了。”

“剛才已經說過了,為國家引導正面精神,樹立廉潔之風。不過其效果可能不會立竿見影,甚至很多人並不願意看。但至少在整個社會形成崇尚廉潔,反對腐敗的風氣。這種事本就是一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事情,不可能存在一個立竿見影的解決方式。只要這世界上還有官員這種職位,腐敗就不可避免。”

朱璉微微點頭,這種風氣引導不可能使貪官不貪了,卻至少能使廉吏不至於墮落。能夠與跟此前大宋完全就不管貪腐的政治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趙桓接著說道:“另一方面,報紙的影響就十分顯著了。他能極大促進我大宋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意識這種東西,雖然虛無縹緲,但其實有跡可循,就是透過各種宣傳途徑,掌控輿論,最後促進整個民族意識的覺醒。”

“此前,這種宣傳途徑都是掌握在士大夫們手中,他們向周圍傳遞內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闡述春秋大義,但其能夠傳播的範圍非常有限,而且提高了士大夫們的特權。”

“所以士大夫們一旦墮落,就腐蝕整個民族的意志與血性。甚至出現燕雲漢兒不知宋臣,自認為遼民。”

“但有了報紙,朕就能統一宣傳口徑,掌控輿論高地,直接向最底層百姓灌輸理念。既能覺醒百姓民族意識,又能繞過士大夫,限制他們特權。報紙跟邸報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這是能直接掌控在朕手中的一把文化之劍,完全繞開了士大夫們。”

朱璉聞言,對報紙這種東西讚賞不已,只是體貼周到的問道:“為何以前不見這種事物?是否是因為基層百姓買不起,不識字?”

趙桓笑著稱讚道:“皇后慧智蘭心,的確是因為如此。邸報之所以無法流行到官宦人家之下,就是因為晦澀難懂,且售價昂貴。即便有商人手抽邸報出售,商機也主要是針對大戶人家女眷。”

底層百姓不識字這個問題,影響倒是不大。大宋再不濟,那也是承平垂兩百年,而且文治高度發達,官府大力興辦學校,無論男女都可以讀書識字,民間識字率遠超大清。

以大清那識字率,報紙都能流行起來,大宋自然也沒問題。畢竟實在不識字,還能湊在旁邊聽別人讀。

讀報人這個職業,中外都層短暫存在過一段時間。

況且大宋正在普及義務教育,哪怕出現讀報人這一職業也只能存在幾年。

所以識字率並不是報紙流行的難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