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蒙古與女真的同時崛起,就不得不提遼國的南北面官制度。

也就是遼國有兩套行政體系,因俗而治,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在南面的農耕地區,採用漢制。北面的遊牧地區採用草原治理方式。

女真人是漁獵民族,所以他們主要佔據了南面的定居地區。蒙古則迅速彌補了北方的勢力真空, 全據草原遊牧地區。

如今形勢,可以說女真人用半壁農耕江山,對抗整個草原遊牧部落。

之所以金國能佔據優勢,他們能征善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蒙古人還沒從遼國滅亡的這極短時間內認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整個時代的主角。只要他們統一了草原,立即就將成為匈奴、突厥之後另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

而這一切, 都被趙桓給擺到了明面上。

就差揪著金國的耳朵告訴他們,不想被南北夾擊,不想以半壁江山對抗整個草原, 就趕緊去收拾蒙古吧!

只是女真人上層是沒什麼戰略智慧的。

哪怕知道可能被南北夾擊,如果沒有強力干預,他們還是會在激烈的鬥爭中,同時與南北兩個方向開戰。一直到滅國都找不到穩定的國家戰略。

但好在如今大宋十分強大,宋軍在戰場上的戰績幫他們清醒了一下腦袋,知道在南方興師動眾數十萬與宋軍硬剛女真人實在吃不消。

而且如今內憂外患的局勢,金國必須與強大的宋朝停戰,然後以少量強軍迅速穩定國內外形勢。

找不到戰略沒關係,女真人現在還處於開國階段,可以依靠女真強軍物理解決大部分問題……宋朝不算,他強過頭了,問題大的讓女真人頭皮發麻。

東京到燕京的距離不算近,但也不算遠,只隔了一個河北。信使往來用不上十天,所以宋金兩國的談判更加密切,從八月到九月,大量信使頻繁聯絡於兩地之間。

終於在九月初, 局勢發生了關鍵性進展。

不過這個進展, 對大宋、對大金而言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皇城司率先發現了這處關鍵情報,也可以說是對方主動聯絡了皇城司。

皇城司都指揮使吳革不敢耽誤,第一時間找到趙桓彙報道:“官家,金國實權將領耶律餘睹暗中聯絡我朝,請獻薊州而內附。”

“耶律餘睹?”趙桓眉頭一簇,問道:“他是遼國降將中的實權人物,手握重兵,怎麼會想投奔我朝?是皇城司策反的將領?”

吳革不敢貪功,事實上在這個時間段,策反敵方手握重兵的大將夜還真不一定是一件功勞,極有可能破壞大宋一直部署的談判壓迫戰略。

吳革連忙解釋道:“官家,並非是皇城司策反的他,而是耶律餘睹主動聯絡的我朝。他與另一名將領石家奴都受命進攻可敦城,因漠北諸部反對出兵而被迫中止。”

“遊牧鐵騎的叛亂使契丹降將更不被信任,金朝皇帝擔心他們在邊生變,所以盡徙之內地。不僅皇帝猜忌,元帥府亦常有流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要殺盡契丹。使耶律餘睹心懷驚懼,不敢久留於金國。”

趙桓點了點頭,耶律餘睹的背叛是典型的必然性機率事件。

許多叛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精密謀劃,就是叛亂者各種偶然因素組合到了一起,才出現的偶然性事件。

但這種偶然性中又帶著絕對的必然性。

金國如今國家板蕩,又沒有極強的凝聚力,出現大量他族將領叛亂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