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之中,常茂和常昇兄弟倆還在糾結,帳外大步走進來一個少年,正是那個當初在常家和陳雲甫侃侃而談,頗得陳雲甫喜愛的小常琦。

這次北征朝鮮,常家的兒郎可是傾巢而出全來了。

打贏了,應有盡有,打不贏,呵呵。

“大伯、爹。”

常琦走進來衝兩人道了禮,正在對坐皺眉的二人也回過神來,見到常琦,常茂臉上露出了一絲笑。

“琦兒來了,過來。”

看著眼前一身甲冑的常琦,常茂誇讚道:“吾家麟兒長大了,這一身甲冑在身,端的好生英武。”

得到誇讚的常琦羞赧一笑謙虛應答。

旋即看到二人眉關緊鎖,便好奇問道:“大伯和爹因何事而憂愁?”

二人彼此對望,常茂嘆出一口氣,便將自己的憂心事盡數道出。

“琦兒,你也是我常家之人,這事事關我常家將來,你也可以說兩句。”

常琦惶恐不敢多言,還是他爹常昇說了一句:“你大伯讓你說你便大膽直言,無妨。”

“說吧,你大伯我膝下無子,咱們常家將來的基業還是要傳到你手上的。”

常茂無子,對常琦可謂是視若己出,故而鼓勵常琦大膽直言。

有了兩人的鼓勵,常琦的心裡便踏實的多,也敢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

“大伯、爹,戰局一旦拖久,會不會有什麼不利的地方?”

“遲恐李成桂來援。”

“彼時如何?”

“未免大敗,當撤回遼東。”

常琦復言道:“還能撤回去嗎?”

這話說的常茂二人驚疑不定:“此話何解?”

“大伯剛才說,咱們常家眼下已經欠下嚴震直數千萬兩的國債,擔心三韓之地化作廢墟後無力償還債務,卻不想,若是連三韓之地都打不下來,又該拿什麼去還朝廷的這筆債。”

“這不還有遼東呢嗎。”

常琦大聲道:“如果大伯打不下朝鮮,就不會再有遼州了,就算有遼州,那也不再是我常家的遼州,幾千萬兩的國債,就算咱們常家綁在一起,夠還這筆債的嗎!”

正所謂一語點醒夢中人,常茂悚然驚醒。

打不下來朝鮮,他真回的去遼東嗎。

為了這場仗,國朝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前前後後準備了兩年,陳雲甫更是不惜紆尊降貴跑到廣東和一群商人把酒言歡,才帶回來這三千萬兩的戰爭國債。

二十萬精銳盡託常茂之手,這都打不贏?

就算不提陳雲甫會怎麼做,就常茂作為一個將軍,他自己心裡也過不去。

想想要是換洪武帝在位,自己這場仗要是打不贏,還敢苟活於世嗎。

深吸一口氣,常茂點點頭道:“你說的對,打不下來才是真正的啥也沒有,贏,永遠是最重要的。”

“王弼的辦法可以用,但不能讓王弼去幹,這廝是個渾人下手沒個輕重,老二,你帶兵去辦這事。”

常茂謂常昇言道:“記住了,只燒糧、不殺民,同時著重襲擊自開京往李芳遠大營輸送糧草的後勤,迫使李芳遠撤出這沿江防線。”

一旦李芳遠的中軍敢輕動,離開這連成一片、互為犄角的沿江防線,常茂就有把握讓李芳遠付出慘重代價!

常昇點點頭,當下抱拳就走:“兵貴神速,末將就不耽誤了,此便去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