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朱元璋此刻就坐在李善長的床榻邊,握住這個跟隨自己三十多年,一步步幫助自己成立功業、建立大明朝的開國第一功臣的手,黯然神傷。

“咱身邊那麼多老弟兄,終究還是都到了這一天,現在連你也要離開咱了。”

李善長望著朱元璋,用力的咳出幾聲,好讓自己鬱在喉結的氣順開,得以說話。

“陛下,老臣要走了。”

“咱知道。”

“在老臣走之前,老臣想和陛下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希望陛下,能往心裡去。”

朱元璋微微偏首,抬袖擦了一下眼角。

自從退位之後,連朱元璋自己都沒發現,他現在越來越容易被感情所影響,大概是莫愁湖那優美的風光在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蒼翠、凋零,使得朱元璋越來越容易傷春悲秋。

他,不再是那個堅強如一塊頑鐵般的洪武大帝了。

“你說,咱聽著。”

“第一件事,老臣想說說您。”李善長緊握住朱元璋的手:“老臣知道,知道陛下這些年不容易,扛著國朝一步步從一片廢墟走到盛世江山,所以您比任何人都更在乎這個國家,比任何人都更加痛恨那些貪官汙吏。

可陛下,再如何痛恨,也不可遷怒,不能枉辜株連意氣用事,國家很大,大,就需要人來治理。”

朱元璋勉強笑笑,拍了拍李善長的手:“善長,這事你不用再擔心了,現在是標兒當皇帝,咱,不管事了已經。”

“老臣第二個要說的,就是當今陛下。”李善長提起朱標來,眼神裡煥發一絲光彩:“當今陛下英明睿智,頗有您八成的風采,他選賢用能、寬仁開明,是不世出的一代明君,日後必可成就更大的豐功偉績。

可是,老臣聽說陛下他的龍體已經愈發的糟糕,是嗎?”

朱元璋眼角抽動了兩下,默默點頭:“沒錯,前兩天突染風寒,現在還不能視政,如果不是善長你今日突然病危,咱,可能就要去皇宮,替標兒把控大局了。”

“一旦陛下他,真有什麼不測,太上皇您可曾想過如何處置嗎?”

“咱,扶允炆繼位。”

李善長嘴唇嚅動幾下,似乎想說什麼,最終還是點點頭。

“允炆太子殿下仁明孝友、機敏聰慧,可為新君。”

朱元璋便開心起來,連連點頭道:“是的,咱也是這麼覺得的。”

李善長是多想說些不同的意見,可所謂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到底還是有忌諱的地方。

想想自己的後代子孫,李善長終究是隻能幽幽一嘆,不復多言。

便打算把話題引到如今的內閣首輔陳雲甫身上,結果剛張口,猛然一口逆血湧上。

“噗!”

“善長!”朱元璋嚇住了,而後望向昏厥過去的李善長連忙大喊御醫。

幾名一直守在門外的御醫聞聲連忙入內,又是把脈又是扎針,最終,一個鬚髮皆白的御醫嘆了口氣。

“陛下,太師他,薨了。”

永樂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大明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太子太師李善長薨!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