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萬眾矚目中,冬至這一天如約而至,沒有早,也沒有晚,即使它的到來讓無數人在頭一天的晚上難以入眠。
當雄雞的第一聲高啼劃破夜空的時候,南郊城外的禪讓臺已經人頭攢動,密密麻麻。
大明朝的藩王、公侯、國舅駙馬、文武百官悉數聚集於此。
浩蕩蕩何止幾千人。
但整個現場,卻是極其的安靜甚至是寂靜。
整個大典的儀程持續了整整四個時辰才結束,但是刨除掉禮法之外,有價值的內容便已所剩不多。
值得說道的地方,大概也就那麼四點:
第一個就是尊奉朱元璋為太上皇,移駕太極宮,當然,老朱還會不會住在皇宮裡那就是另一說。
其次就是新朝的年號正式公佈,永樂!
皇后毫無懸念的花落朱允炆生母呂氏。
皇太子:朱允炆!
這是禪讓大典上唯四有價值的內容,其他的封賞則要轉移到奉天殿朝見新君時才會宣佈。
這期間,藩王公侯並文武百官在華蓋殿吃了一頓飯,大宴由宗人府宗正、禪讓副司禮官朱棡主持。
吃完飯後,眾人退出承天門外等候新君朱標登承天門。
這叫天子御門儀。
隨後朱標在承天門城樓上臨視百官後返回奉天殿,藩王公侯、百官序進朝見新君。
真正有營養、有價值、最具新朝政治影響的內容在這裡,公示天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嗣社稷、若昔大猷。選賢與能,重在輔朝。眷言舊德,還位宰司。乃頒命書,詔告在位。
柱國、吳中侯、都察院左都御史陳雲甫秉心直諒,履道坦夷。寬閎出於天資,忠義本於治學。始終一節,持國輔進。介圭修覲,喜見儀刑。公袞言歸,益隆體貌。是用延登廷弼,仰應中臺,下和省司。
朕望:惟賢能俊傑盡其用,則陰陽寒暑得其和。外鎮四夷,內附百姓。非至公不能成庶務。非一德無以底丕平。其殫乃心,以替朕命。
特晉陳雲甫為成國公、加上柱國、太子少師,領奉天殿大學士,柄國文華,開閣理政。”
新朝的第一道詔書就是關於陳雲甫的任命,絕對的重磅炸彈,絕對的重量十足。
百官剛開始還迷迷瞪瞪的不知所以,後來咂摸透這道詔書裡的內容後才驚愕的瞪大雙眼。
還位宰司!
陳雲甫這是,當宰相了!
齊刷刷的,無數道目光都投向了陳雲甫的身上,包括朱棡、朱棣這些位親王。
每個人此刻都在看著陳雲甫,看著陳雲甫站出班列,跪地領命謝恩。
“臣,奉旨組閣,必上仰中臺、下和省司,勠力盡命於國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與這個官職比起來,什麼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反而都顯得如此單薄。
這些本就是虛銜,除了國公能領個一年五千石的爵祿之外,其他的兩個就是個榮譽的加銜,當然,陳雲甫算是,正一品了!
上柱國是正一品武官加銜、太子少師是從一品文官加銜。
現在誰都心裡門清,等到現任太子太師李善長壽終正寢把這位置讓出來之後,陳雲甫就該頂上去了。
那也就意味著,文武兩個領域,陳雲甫都到了加無可加、進無可進的地步。
要品軼,文武兩塊的品軼全部拉滿,要實權,他是內閣首輔,要爵祿,他是國公!
驚駭之餘,百官更是明白。
陳雲甫的仕途確實只剩十年了。
十年後陳雲甫若不走,大明朝誰心裡都不踏實。
新任的御前司總管太監吉祥親手捧著一塊玉盤,託放著印璽、袍帶、令符走到陳雲甫的面前,一躬到底,雙手高舉。
“請少師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