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關於對陳雲甫的稱呼應該選擇哪一種,就這麼一件事,在禪讓的頭天晚上,朱標可是跟陳雲甫足足商量了半個時辰!
國公是爵位,可以直呼,如徐輝祖、李景隆等人。
上柱國是武官銜,也可以直呼上柱國。
太子少師是文官銜,也能直呼,如百官呼李善長都是呼太師。
最後就是實際職務的內閣首輔,可以呼陳雲甫大學士,也可以呼閣老!
最終還是陳雲甫堅持選擇了少師這個稱呼。
因為只有這一個稱呼,是聯絡皇室的!
“臣之今日都是太上皇陛下和陛下賞賜的,臣這一生,都不敢忘,故而臣最大的心願,就是報答君恩之萬一,盡心竭力為皇太子殿下成就一個盛世大明朝。”
不負成國公之名。
陳雲甫提起一口氣,再次踩著鼓樂向朱標行八拜八叩首大禮,隨後才起身站在吉祥的面前,雙手鄭重接過玉盤,轉身面向諸王、百官。
藩王拱手、百官下腰。
“為陛下賀、恭見少師!”
陳雲甫不復言語,捧著玉盤自兩班列中踏步紅毯離殿,他要去更衣了,換好衣服之後再回來。
而在陳雲甫邁步而出的過程中,哪怕是朱棡這些位親王,都無不眼神跟隨,目送出殿。
永樂朝第一臣,配得上這個待遇。
只有朱棣不停的跳動眼皮。
這年號,怎麼總有種冥冥之中的熟悉感?
而繼陳雲甫之後,對藩王、公侯、百官的封賞便也開始依序進行。
首先就是一眾藩王,不在京的晉、燕、楚三王各加食祿三千石,在京的各加一千石。
國公一律加一千石、侯爵一律加五百石。
最後才是百官的晉升。
首先當然是閣臣。
兵部尚書齊德晉文華殿大學士,兼領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邵質晉華蓋殿大學士,也算是重溫舊夢,不再兼領刑部尚書。
工部尚書徐本晉謹身殿大學士,不再兼領工部尚書。
魏國公、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徐輝祖加武英殿大學士,繼續兼領五軍都督府事務。
另外就是俞綸這個剛改任的都察院右都御史轉而接了陳雲甫的班,迴歸九卿序列。
吏部左侍郎田侍郎進一級出任吏部試尚書,位列九卿。
鴻臚寺卿黃廷出任禮部試尚書,進九卿,原禮部尚書任亨泰加太子少傅銜改領翰林院事。
通政使司通政使蔡瑄加文淵閣大學士繼續兼領通政使,位列九卿。
調山西右布政使俞以豐出任遼東經略使。
原遼東經略使張紞復仕,出任刑部試尚書,位列九卿。
如此,九卿班列中,陳雲甫一個人的黨羽就佔了五個!
大明朝第一任陳氏內閣正式確定下來,而這一次的政治權力劃分便是表明了一個訊號。
新朝,將毫無保留、全力以赴的支援陳雲甫內閣,進行大刀闊斧的強力改革!
沒有任何人會拖陳雲甫的後腿。
一個目標。
完全為國朝解決雲貴湖廣三省土司,堅定推進甘西、青海、遼東等新復省份的屯邊大開發任務!
於是,大明朝最年輕的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就此正位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