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城頭上,見到楚軍倉皇退去,守城的漢軍士兵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之聲。

上一次,他們在野戰之中擊退了楚軍,而現在,他們又在守城戰中再一次擊退了楚軍!

天下強軍,不過如此!

而在望樓之上的劉邦,看到楚軍的大型攻城器械已經被摧毀的七七八八了,於是放下心來,和盧綰勾肩搭背的向城樓下走去。

滎陽城堅城一座,沒有足夠的攻城武器,就只能讓士兵蟻附攻城。

到那時,整個城市將變成一個巨大的血肉磨坊,粉碎任何靠近城牆百步的敵人!

所以只要他這裡不鬆懈下來,不被項羽趁機偷襲,那麼這裡,將會是整個漢國的一道屏障。

守衛他的人民,也守衛他的親人。

而且在關中,雲陽、藍田等靠近水流,農業發達,人口繁多的幾個縣,一座座工坊正在拔地而起。

要不了多久,漢國計程車兵就能做到人手一副鐵甲。

披堅執銳,手持長槍強弩。

這樣的軍隊不需要太多,有十萬之眾,就足以蕩平天下了!

所以楚軍最好能在這裡圍而不攻,徒勞消耗時間。

因為時間,是站在漢國這一邊的。

每過去一天,漢國的實力就會壯大一分。

雙方停戰之後,就到了輔兵出動的時刻了。

他們的任務,是將發射出去的弩箭,以及射殺的楚軍戰馬搶回來,前者自然是為了回收箭頭,而後者,則是用來犒賞軍隊。

其實馬肉的滋味,是很不錯的。

而且對於日常不怎麼吃到肉食的人來說,只要是肉,而且乾淨無異味,就是打牙祭的上品!

城下,垂吊而下的輔兵,在城牆下那些被楚軍抓來,重做苦力的民夫驚詫的目光中,迅速衝向壕溝的另一邊,用手中的割肉刀切割著馬腿等有著大塊肉的地方。

城牆上,歡呼過後的漢軍,頓時變得垂涎欲滴了起來。

滎陽的漢軍等著吃燉肉的同時,遠在北方鄔縣(今山西介休縣)的韓信,正率領一萬多漢軍騎兵,浩浩蕩蕩的急行軍。

他們一人雙馬,口中嚼著如同曬乾的老木頭一樣堅韌的肉條,不時摘下馬背上水囊喝上一大口。

無他,鹹的。

為了讓肉條能夠久放不腐爛,在脫水風乾之前,上面裹了一層厚厚的食鹽。

現在這樣的吃法,其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這種肉條最好的食用方式,還是埋鍋造飯之後,丟進煮沸的米粥裡,重新吸水膨脹,等到肉條變得綿軟之後,再丟進去一把野菜。

如此,一鍋有肉有飯有菜的燴飯就做好了。

嗯,這是劉盈在漢中之時就做出的軍用口糧包的升級版。

在此之前的,無論是秦軍還是戰國七雄中的其他幾國計程車兵,在行軍的時候都會揹負一些可供速食的口糧包。

這種口糧包中,主要由米條、豆豉、醋布組成。

其中米條是用粟米一石,煮熟後去除雜質,暴曬晾乾,然後再次煮熟,如此反覆,最後將之做成類似於壓縮餅乾之類的東西,可以幹吃,也可以用熱水泡著吃,這是用來補充碳水化合物的。

豆豉是用煮熟的豆子三升,加鹽五升,攪拌均勻後搗碎成膏狀,捻做棗核大小配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