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網魚(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主要是用來補充因為大量出汗而缺失的電解質。
醋布則是準備粗布1尺,釅醋1升。將粗布泡到釅醋中,等到粗布充分吸收釅醋,然後曬乾,直到沒有液態醋的存在,醋布就做好了。吃的時候用小刀切掉一點,可以用來配飯,也可以用來行軍時含在嘴裡,提神醒腦。
此外還有用於消除渴感的油麻和烏梅等物。
但這樣的吃法,士兵勉強能吃飽,但卻無力應付突如其來的遭遇戰。
行軍之時,通常都是遇到敵人後,立刻安營紮寨,修築壁壘,等待後方主力增援。
嗯,其實對面的敵人也是這樣的。
歸其原因,在於吃肉少。
所以軍隊在行進之時,都會多多準備拉車的牲畜,等到路上掉膘,或是因為長距離行軍,缺乏休息而暴斃之後,就洗刷乾淨吃肉。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牛馬,就是儲備糧。
只是在劉盈看來,這樣的方法太過於浪費了。
一頭膘肥體壯的牛,和一頭瘦骨嶙峋的牛,哪邊出肉多,是一件傻子都明白的事情。
《最初進化》
所以,他就效法蒙古人的做法,在牲畜最為健碩的時候,屠宰制成肉條,供急行軍時食用。
而好鋼用在刀刃上。
韓信出發之時,軍中雖然攜帶了不少的肉條,但他卻始終沒有拿出來作為軍糧食用。
原因其實很簡單,之前攻打西魏的時候,沿途到處都是人家,只要付錢,不愁搞不到讓士兵食用的牲畜。
而在此刻,韓信一邊向劉邦發出請求增兵的奏疏後,一邊率領軍中精銳騎兵,以及暫時由他統領的郎中騎兵向北急行。
他的目的,自然是北邊的代國。
陳餘在幫助趙王歇奪回趙國之後,趙王歇為了感激陳餘,於是將自己的代地封給陳餘作為封地,並設壇績告天地,承認陳餘為代王。
而陳餘擔心趙王歇年紀尚輕,搞不定軍中的驕兵悍將,所以留在趙國,擔任太傅一職,震懾國內的不臣之人。
至於代國,陳餘則冊封了親信夏說為代國丞相,代替他坐鎮代國。
只是夏說乃文吏出身,在處理政務上很有幾把刷子,但在統兵打仗上,則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韓信要做的,就是趁著遠在趙地的陳餘還沒有反應過來,先一步攻克代地,摧毀夏說為陳餘建立的代國官僚體系。
這樣一來,從關中之地到來的舊秦文官們,就能迅速掌握代國的一切。
一如當初蕭何掌握關中,以及之前攻下西魏,一分為三,設三郡五十二縣。
嗯,西魏之地因為不是秦末天下大亂的主戰場,所以人口並沒有怎麼流失。
按照秦國的規矩,凡五百戶以上置鄉,三千以上置二鄉,五千以上置三鄉,萬以上置四鄉。
這五十二個縣,每個縣幾乎都是擁有四個鄉的大縣。
按每鄉五千戶來算,一縣就是兩萬戶,五十二個縣就是一百一十萬戶,約五六百萬人口!
也就是說,韓信一戰平滅西魏,幾乎讓漢國的人口翻了一番!
當他打下了人口更多的趙國齊國之後,自然不免會生出其他的想法,想要謀求更進一步。
悲劇,也由此而生。
但在此刻,韓信心中沒有什麼別樣的想法,他全神貫注的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接收斥候傳回來的情報,然後在腦海中勾勒敵情我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