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名字(第1/3頁)
章節報錯
徐容衝著站在家門口的爺爺、小張同學和徐行三人擺了擺手,上了車,前往《毒戰》劇組。
如同《電影報》所下的結論,《番號》的首播奇蹟是不可複製稍微,而這種不可複製還針對《番號》本身。
在登上《新聞聯播》的當天,《番號》的收視稍有增長,但從第四集開始迅速回落,最終停在了18%。
儘管只要這個資料能夠保持,《番號》無疑會超越《雪豹》,問鼎年度收視冠軍的寶座,但徐容心裡明白,《番號》和他其他的作品一樣,同樣有著固定的觀眾群體,隨著劇情的展開,最終能夠穩定在10%大概就是極限了。
王亞芹見徐容抿了口水,指了指手機,問道:“徐老師,可以開始了嗎?”
“嗯。”
見徐容點頭,王亞芹撥通了早已準備好的電話。
開會。
工作室那邊最近積壓了一大堆的事兒,明年的代言、徐行的發展規劃、工作室提上日程的導演計劃、傳記的編撰進度、《北平》的籌備、預購等等,靳芳芳已經催了他好幾回了。
但是徐容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忙的腳不沾地,根本沒時間跟靳芳芳一起把這些事情定下,考慮到他接下來他一走又得忙碌幾個月,只能以電話會議的形式把事情先處理了。
“喂,大忙人老闆好。”
徐容聽著靳芳芳疲憊的聲音,閉著眼睛靠在了椅背上,道:“聽你的聲音的挺累的,不要總是忙工作,抽時間出去轉轉,放鬆放鬆。”
“人徐行都沒休息,我有什麼資格休息呢”
徐容以前總是聽劉燕名說忙忙忙,過去倒沒覺得,但是如今他漸漸有種分身乏術之感。
可是實質上,他的工作室算上他自己只四個藝人,院裡的事情也不需要他太過操心,但是他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每天睜開眼,便是做不完的事兒。
聊了將近一個小時,結束通話電話之後,徐容悠悠吁了口氣,他聽陳閏生聊過某個身家千億的富二代工作狀態,管理著四家上市公司以及橫跨金融、汽車、農業領域數十個子公司,每天早上十點起床,聽兩個秘書整理的工作簡報,到了下午就是開會時間,在會議進行的同時,批閱集團旗下各個公司的高達二十公分厚的檔案、彙報,吃過晚飯,再依次參加國外多個公司的遠端會議,直至凌晨兩到三點休息,如果有來賓或者領導視察,還要抽出時間陪同。
年紀輕輕,頭上便見白髮。
徐容自覺比不上那些人,但他總感覺論忙碌程度有的一拼,唯一的差別是,他沒有國外的業務,不用熬夜開會。
不過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還是決定像徐行的發展規劃這樣的事情,以後都讓靳芳芳拿主意。
開著車的王亞芹見徐容結束通話了電話,拿起了筆記本,問道:“徐老師,你看中國電影報前天的那篇文章了嗎?”
徐容正翻看著手中的小傳,道:“嗯,聽小張說啦。”
“徐老師真厲害。”
徐容抬起頭,看向前方的王亞芹,道:“亞芹,你也跟著我也好幾年了,除了我的家人,其實我最信任的就是你,可別學人說話兜兜繞繞的壞毛病。”
兩人相處了幾年,他對王亞芹相當瞭解,一個相當坦誠的女孩,而且她很少會把稱讚的話掛在嘴邊,即使她覺得那個很優秀。
王亞芹聽到他的話,從後視鏡瞧了他一眼,笑著道:“那芳芳姐呢?”
“你乾脆讓我拿杆稱給你倆稱稱得了,你們倆雖然做的工作性質不同,但於我而言,都一樣重要。”徐容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些大概就是他進入人藝之後成長最快的方面。
儘管王亞芹是拿錢幹活,而且他也會讓她比同行每年賺的至少多三到五倍,但不過幾句不要錢的話,何樂而不為。
“徐老師你就會騙人。”
王亞芹哈哈笑著回頭白了他一眼:“那你有沒有注意到張記中在那篇文章裡對你的評價?”
“嗯。”
“感覺他的態度很奇怪,簡直,簡直跟以前換了一個人。”
徐容無聲地笑了,道:“我覺得倒是不奇怪,壓力太大了唄,如今他沒了華宜和央視的支援,能夠拿到的資源比以前少了很多,不過,你也別聽人瞎說,我從來沒針對過他。”
“我懂,我懂。”王亞芹最近半年整天跟著靳芳芳,自然知道張記中落到如今的境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全是拜靳芳芳所賜。
到了個十字路口,王亞芹等著紅綠燈,道:“徐老師,我聽說這次攝製組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香港人,咱們的態度上是不是”
徐容聽她說著說著便沒了下文,隱約猜到了她的意思,道:“沒必要,以前什麼樣,以後還什麼樣,不要覺得香港來的就多長了個腦袋。”
王亞芹見徐容埋頭在小傳當中,說了句“好的,那我明白了。”便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