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名字(第2/3頁)
章節報錯
她其實還有些話想說,靳芳芳前幾天找她談過,想讓她自考大學,然後擔任徐行和袁雨的經紀人。
她不抗拒考大學,但是卻不想去當經紀人,儘管她也明白靳芳芳是為自己的未來好,但是她本能的覺得,做徐容的助理遠比徐行和袁雨的經紀人要輕鬆一些。
最重要的是,就像徐容自己說的,她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一旦他去幹了別的,恐怕過不了多久,這份來之不易的信任就會慢慢消磨。
她之所以猶豫,是出於對徐容的瞭解,在過去,靳芳芳的建議,除了他所從事的職業之外,他一般不會拒絕。
徐容沒察覺到王亞芹的小心思,而是在心裡一遍一遍地過著蔡添明的生平。
再有幾個小時,《毒戰》的開機儀式就會在天津舉行。
兩人到了劇組所在的酒店辦理入住之後,徐容便馬不停蹄的趕往片場。
到了開機地點,下了車,徐容望著片場,總感覺有點不太對。
在影視行業,他算是半個老人,呆過的劇組也有十幾個,但是眼前的一幕卻是讓他頗為意外。
整個攝製組幾乎沒人慢悠悠的走路,一個個無論幹什麼事兒,都是一路小跑,大冷的天,他身上穿著呢子大衣,但眼前的一群人穿短袖、衛衣的佔了大半。
觀察了一會兒,他朝著居中排程的杜其峰走去,走到中途,杜其峰瞥見他,同樣迎了過來,笑著道:“徐老師來啦。”
“導演。”
徐容看著一個工作人員跑到了杜其峰跟前,欲言又止,笑著道:“杜導先忙,我去那邊等著,有事兒喊我就行。”
“好。”
走到片場邊,徐容手插在口袋裡,望著片場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漸漸明白了為什麼香港出身的影視工作者總是看不上內地劇組。
其他的暫且不論,光是效率就是絕大多數內地劇組難以相比的。
至少以眼下的工作狀態論,《毒戰》劇組的工作人員的效率能頂內地劇組兩倍。
儘管他看不上很多香港影視人的莫名其妙的自傲,但不得不承認,這是內地影視同仁應當學習的地方。
正在此時,一個穿著短袖的年輕小夥子跑了王亞芹身邊,將通告單塞給了她,用粵語說道:“你好,徐老師的通知單。”
王亞芹下意識地接過了,等青年轉身離開,她才反應過來那青年說的是什麼意思。
“啊,徐老師,你看看。”
徐容見王亞芹面露驚訝之色,接過掃了一眼,沉吟了一會兒,又遞給了王亞芹,道:“沒什麼問題。”
今天的開機儀式只取個景便回酒店休息,等到晚上七點鐘正式開始拍攝,計劃凌晨四點收工。
主要是醫院內逃脫的戲份。
他倒不懷疑杜其峰故意整自己,《毒戰》中有大量的外景戲,醫院內的戲份是為數不多的室內戲。
而且杜其峰作為銀河的掌舵人,和很多文藝氣息更加濃厚的導演不同的一點是,他更懂得妥協,即使內心當中當中對他抱有成見,也只能捏鼻子憋著。
“徐老師來這麼早。”
徐容聞言,轉頭望去,看著迎面走過來的一個短髮、瘦長臉、頜下蓄著一撮小鬍子的中年,猶疑了一瞬,才恍然走過去伸出了手:“尹老師,好久不見。”
尹鑄生,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演員,幾乎獲得過國內所有的大大小小的話劇獎項,被媒體稱為“話劇教父”。
尹鑄生苦笑著,道:“徐老師,你騙的我好慘。”
徐容,道:“尹老師這是說的什麼話,其實我當時確實認真考慮過,但是最後還是感覺你和我們人藝的風格不合,不得不放棄了。”
去年尹鑄生也參加了人藝的藝考,不過在複試時被他刷下去了。
國內的話劇界的稱號很亂,比如“話劇王子”、“話劇皇后”、“話劇教父”諸如此類的一抓一大把,一如各個大大小小的話劇獎項。
但是實質上,國內的話劇行業是沒有專門的獎項的,那些所謂的獎項,也不過是關起門來自娛自樂。
對於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同行,徐容認可的大牛隻有一個,焦愰。
兩人聊著最近話劇行業的一些新鮮事,曾隔著玻璃有過一面之緣的孫洪雷也趕到了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