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斗膽建議(求訂)(第2/2頁)
章節報錯
後面的映象管事件,你應該也知道。
現在,彩電行業又開始向平板電視轉型了,CRT電視銷售滑坡,虹陽集團自己不掌握面板生產技術,又開始受制於人,增收不增利,甚至因為經營出現失誤,出現了重大虧損。
作為國有超大型企業,哪怕虧損也得生產,要保就業啊……”
高陽問道:“那虹陽集團面對平板電視時代,在考慮轉型了嗎?”
吳光華道:“已經在討論了,還是要努力掌握面板生產技術,初步有兩種方案,剛剛開始研討。
一種是投資液晶面板生產線,另一種是投資PDP生產線,這是目前面板的兩種成熟技術方向。
現在,虹陽集團內部也有兩種意見,投資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規模太大,可能要兩三百億,虹陽集團承受不起。
另外就是PDP,投資規模要小很多,可能幾十億就夠了。”
高陽道:“二舅,我斗膽建議,虹陽集團不要去考慮投資PDP面板生產線,PDP不是市場主流,風險很大,液晶面板才是主流。”
吳光華笑了:“你小子說得倒是輕巧,兩三百億的投資規模,資金和技術從哪裡來?”
高陽道:“二舅,我覺得吧,虹陽集團不一定非要完全靠自己投液晶面板生產線,可以合資啊,京城的東電集團就是很理想的合作物件。
從國家層面來講,在CRT電視時代,我們就因為在映象管技術受制於人,每年花很多錢進口,然後有了虹陽集團引進完整產線和技術的事,但當時已經是別人淘汰的技術了,人家轉向研發LCD了。
東電集團這樣的國有企業,擔負著一個使命,可謂是以舉國之力,來爭取改變顯示面板技術一直受制於外國企業的窘境。
我們是家電消費和生產大國,電視生產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就賺點組裝加工費,一臺液晶電視的主要利潤,都被上游的面板企業賺走了。
所以,東電集團一直在努力追趕,哪怕技術上跟外國企業差著兩三個世代,從國家戰略來講,也必須一步步追上去,華夏的優勢就是夠努力,夠勤奮,然後人力成本上有巨大優勢,市場規模有巨大優勢。
虹陽集團應該可以尋求與東電集團合作的,哪怕是在蜀都而非錦陽合資建設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我建議還是要努力去尋求合作共建,儘可能上馬技術比較新的世代產線。
如果這條生條線能夠引進到錦陽,政府層面,除了推出土地和利稅等優惠政策,完全可以大膽嘗試直接投資,比如設立科技產業投資基金,爭取銀行優惠利息的長期貸款。
將來這條生產線能夠賺錢了,產業投資基金就可以退出來,將股權轉給虹陽集團或者東電集團都行,政府的投資基金只要能覆蓋資金成本,有適當獲利就夠了。
而且,這個產業投資基金可以一直做下去,滾動投資,引進新的專案,比如我剛才提到的那位做電子部件代工的朋友,如果有政府的產業投資基金投進來,那他們到錦陽投資的興趣可能會比較大。
另外,虹陽集團和東電集團都有上市公司,完全可以透過股市融資,比如定向增發,來解決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專案資金……”
高陽的一番話,讓吳光華陷入了沉思,手裡下意識取了一根菸。
吳光華很少抽菸的,高陽見狀,趕緊幫忙點上。
吳光華思考一陣,笑道:“不錯,你倒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也有一定的可行性,這是你這兩年創業思考出來的?”
高陽道:“是的,前幾年在CPI做記者,認識了不少人,比如八億公司老闆陸濤這樣的實業家,我們交流很多,也成了好朋友。
這兩年,我投資做網際網路,又認識了一些人,比如易網的創始人丁壘,還有白度的創始人李晏,現在我跟他們關係挺好,經常在一起交流。
丁壘和李晏,如今都有十幾億美金的身家,丁壘還曾經被排在富豪榜的首位,做過一年首富。”
吳光華想了想:“你的建議,政府會組織研討論證,如果能與東電集團合作,在錦陽建設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倒是一個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