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斗膽建議(求訂)(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飛是個老實人的形象,過去家裡窮,這兩年有高陽和古雅雯每年設立的10萬專項資金,幫扶高家、李家還有江兵家裡的親戚,唐飛家裡的日子才改善了不少。
唐飛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做事夠努力,人也比較精明。
面對肖進和楊勇, 還有陳森等人的問話,唐飛有些緊張,倒也是有一說一,沒有張嘴亂吹牛。
肖進和楊勇等人,都對唐飛印象不錯,就是需要這樣踏實又肯幹的人。
高陽有三個姑媽, 一個姨媽和一個舅舅,舅舅家裡有一兒一女,都是不爭氣的那種。
三個姑媽這邊,高陽還有表兄弟和表姐妹十來個,倒還算踏實,只是沒一個有高中畢業的文化程度,初中畢業的也不過三四個人。
每年安排的那10萬專項資金,除了幫扶家裡生活困難的,江兵和高月,跟高陽父母商量,也安排幫助這些表親的同輩人,有能力做生意的就做點小生意。
個別親戚,也到了家家惠超市上班。
然後就是資助下一代孩子上學,等等。
總體而言,這兩三年,這些親戚的日子都好過多了,高陽一家也算盡力了。
確定唐飛負責來打理這個果園之後,高陽便讓肖進抽時間, 帶著唐飛找專家請教,做專案規劃, 要搞一座1800多畝的果園, 到底需要投資多少錢。
高陽的兩個姑媽和舅舅,三家人都在仁水鄉,以後願意到這個果園打工的,也都可以儘量安排。
高陽也跟江兵、高月和唐飛交待,哪怕是親戚,該怎麼管理就得怎麼管理。
這處果園,要註冊一家農業公司,公司的管理章程,會由楊勇和江兵來商量制定,肖進等人也會協助。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雖然帶著扶貧性質,帶動老家的經濟發展,但這處果園如果做好了,也能掙錢的。
掙到錢了,就可以繼續在仁水鄉投資搞農業,比如搞大棚什麼的。
高陽並不打算從這些小專案抽走利潤,掙了錢, 就在當地滾動發展,帶動鄉鄰鄉親賺些錢,省得到外省去辛苦打工。
將來,像丁壘這樣的大佬,如果願意到錦陽來投資農業,高陽也願意跟著投資。
安排好這些事,在溫泉度假村玩到10月3日下午,眾人又一起回錦陽了。
楊勇和江兵只敢休息兩天,還得盯著超市的生意。
10月3日晚上,高陽去了吳家,還是決定,要給吳若涵老爸吳光華建個議。
看能不能推動虹陽集團改變將來的投資決策,能夠避開投資PDP電視面板這個大坑。
吳光華一聽高陽想找自己彙報一下工作,雖然有些詫異,也還是同意了,兩人去吳光華的書房裡,坐下來聊。
高陽首先聊的卻是八億公司老闆陸濤,當初如何創業做品牌電腦,然後又在他建議下,轉型做了電子部件代工,如今公司發展得很好。
吳光華一直認真聽著,而後問道:“這樣的公司,有沒有可能引進到錦陽來投資?”
高陽道:“二舅,將來會有機會,現階段還不到時機,您前天講過,虹陽集團上市公司去年虧損了37個億,今年上半年剛扭虧為盈,我倒是關注著虹陽集團的股票,這樣一家大企業,現在出什麼問題了?”
吳光華嘆道:“高陽,你以前也在錦陽做過記者,應該知道,90年代中後期,虹陽集團最輝煌的那幾年,每年上交的利稅能佔到全市財政收入一半以上。
當時一個重要原因,還在於虹陽集團從國外引進了完整的CRT電視生產線,擁有自主的技術和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