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不要做那隻螳螂(第2/2頁)
章節報錯
更別說蜀漢還採用了分兵之計,如另一時空裡的魏滅蜀之戰那樣,司馬懿被諸葛亮絆在隴右(姜維被鄧艾絆在沓中),長安諸將面對馬謖攻勢(漢中諸將面對鍾會的大軍)。
如此多的有利因素累積,使馬謖有了今日橫行關中的基礎。
總而言之,越過秦嶺進軍關中從來都不是川地政權的問題,問題是自身得夠硬,不然的話,即使你領著兵馬殺進關中,很快也會因頂不住而退出去。
自身不夠硬,一切就無從談起。
不過,馬謖清醒的認識到,目前的大好局面只是暫時的。
三國鼎立的局勢與韓信出川時的局勢是完全不同的。
韓信出川時,關東亂戰不止,項羽雖讓眾諸侯王忌憚,卻沒有一統天下的能力,諸侯為了各自的利益時常交戰,漢軍大可以趁亂摸魚。
今日蜀漢面對的卻不是那樣的情況,如果說韓信出川首先遇上的敵人是各自為戰的三隻鬣狗,那蜀漢出川的敵人就是兩頭猛虎。
一旦蜀漢在關中戰場乃至西線戰場取得重大突破,佔領長安揮師向東直逼洛陽的曹魏大本營,會不會又重現當年關羽襄樊之戰的水淹七軍,孫權從後抄襲一幕?
大機率是會的。
要知道,蜀漢若是坐擁關、隴、涼、漢、川五地,那就完全是戰國時秦國虎視東方的架勢,令魏蜀吳三方的力量天平也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東吳出於維持自身利益的需要,必然會轉頭與魏國結盟,由長江逆流而上出兵攻打蜀漢。
故而,蜀漢北伐,初期表現的只是蜀漢和曹魏的雙邊關係,但只要戰局產生較大變化,就必然會牽扯到東吳的干預,演變成三邊交錯的複雜局面。
而為了避免已經名存實亡的蜀吳聯盟加速破裂,避免吳國過早倒向魏國,兩家合起來制裁蜀漢,馬謖此次攻打漢中只能是做做樣子,把司馬懿的大軍從隴右吸引回來,就算成功。
至於關中,這是目前的蜀漢無法一口吞下的美味。
馬謖領著四萬軍隊進入眉縣時,並沒有遭到任何抵抗。駐守眉縣的五百餘名魏兵在看到蜀軍的大旗後,就立刻棄城而出,向周至、長安方向逃去。蜀軍很輕鬆地就控制了整個眉縣城池。
眉縣城池始建於秦時,城牆老舊,城門斑駁,顯然沒有什麼太大的防禦能力,這也是五百魏軍棄城而逃的主要原因。
馬謖命令楊百萬率領五百士兵入城,張榜安民,控制局面;又令三大部將各領三千兵馬,向周邊幾縣傳檄,令他們速速開城投降。
其餘大部隊就在眉縣城外的渭水南岸開闊地帶紮下營寨,伺機徐進。
“伺機徐進?”
楊百萬很驚訝地看著馬謖,然後遲疑著問:“將軍,今我軍勢不可擋,為何不趁司馬師援兵被阻於蕭關之時,直接殺奔長安,兵臨城下,活捉曹叡?”
不得不說,這個提議很有建設性。
也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
“誠如你所言,我軍兵臨城下,困魏主於長安,誰會是最大的收益人呢?”馬謖揹著手,俯瞰著靜靜流淌的渭水,聲音有些飄渺。
楊百萬想了想,不確定的問:“難道不是我季漢嗎?”
“不是!”馬謖搖頭。
“百萬啊,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楊百萬拱手回道:“聽過,末將還聽說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那你說說,這天下三國五部勢力,誰是螳螂誰是蟬?誰是黃雀誰又是獵人?”
“末將不知。”
馬謖回頭瞥了一眼楊百萬,目光在他白皙如玉的臉龐上停留了片刻,微笑著說:“你不需要知道誰是螳螂誰是蟬,誰是黃雀誰是獵人,你只需要知道,我季漢永遠不做那隻螳螂。”
“哦。”楊百萬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烈日當空高懸,將帥二人駐足渭水河畔,出神的望著河對面的蒼茫大地,各有所想。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