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王平之死(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大早,馬謖騎著馬,後面跟著兩輛馬車,出來府邸往城外趕。
隨行人員有楊百萬、黃襲、李盛、張休,還有坐在馬車裡的阿秀和大巫師兩女。
算得上是拖家帶口,載譽而歸。
一路上,遇到許多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每個人都熱情的對馬謖拱手行禮,駐足交談,這讓馬謖直到天將正午才得以出來城門。
但送行並未結束,城門外還等著一大群人。
第一個上前的是蜀漢前將軍鄧芝,這位東漢名將鄧禹的後人待人一向和氣,與小將趙雲關係甚篤,對馬謖自然不會失禮——準確地說他對所有同僚都不會失禮。
”幼常,一路順風。”
鄧芝穿著便服來到馬謖面前,先拱手行了個禮,掏出一封信放在馬謖手中:“家書,拜託了,”
靠,你小子,送行就送行,還讓我給你當快遞員?……馬謖一臉不可思議看向鄧芝。
這是真沒把我當外人啊,
鄧芝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頓了頓,又摸出三錠銀子,放進馬謖手中,
可以,這朋友能處......馬謖迅速收起銀子,揣起書信。
“呃,幼常,那銀子是在下半年的俸祿,請幫忙轉交給內人。”
感覺馬謖似乎誤會了,鄧芝連忙又拱手解釋了一句,而後錯開身位,快步入城。
馬謖:“……”
第二個走過來的是丞相府主簿楊儀,他穿著吏服頭戴綸巾,頜下留著長長的山羊鬍。
兩人年紀相仿,起點相仿,如今他的官職卻是在馬謖這個有爵平民之上,所以他的臉上多了一份意氣風發。
他走上前來的時候,整張臉都帶著發自內心笑容,攏起長袖拱了拱手:“幼常,一路走好啊。”
馬謖險些被這句話直接送走,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想著是分別的好日子,不值得和他置氣,便勉強堆起笑臉:“我謝謝你全家!”
“客氣,幼常太客氣了。”楊儀並沒有聽出馬謖言語裡的意思,笑呵呵轉身入了城。
第三個和第四個上前的是黃門侍郎董允和丞相府的功曹緣向朗。馬謖與兩人目光相接,露出欣慰的笑。他的前身與董允和向朗關係都不錯,尤其是後者,聽說兩人為同事期間,相處的非常愉快。
兩人一齊拱手行了個禮,一齊摸出兩封書信和一些銀錠,齊聲說道:“幼常,一路辛苦,拜託啦!”
馬謖抬眼看了看城外龐大的隊伍,忽然意識到今天這麼多人來相送,並不單是因為自己有牌面,還有其他原因。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人紛紛祝願馬謖一路平安,並依次交給他一個包裹或一封信件。
不大一會,第一輛馬車裝了個半滿。阿秀只能被迫去到第二輛馬車,和大巫師共乘一車。
最後一個送行的人是趙廣,他沒有給馬謖任何東西,只是眼神裡有些不服氣,他拱手對馬謖行了個禮,叫了聲“叔父一路順風”,飛快地錯身而去,健步入了城。
馬謖知道,趙廣是在為他感到不值,這從昨天后者藉機暴揍王平的舉動就能看得出來。
年輕人啊,就是衝動,區區王平又怎會是我對手……馬謖搖頭笑了笑,四下張望了一圈,
卻並沒有看到諸葛亮的車駕。
正失望萬分,忽聽頭頂響起一聲咳嗽。
馬謖循聲望去,正好與諸葛亮對上視線。
二人隔空相望,都沒有說話。
良久,馬謖遙遙拱了下手,翻身上馬,帶著車隊向西南方向而去。
……
諸葛亮目送著馬謖走遠,一直揹著手佇立在城頭,不曾離開。
太陽最猛烈的時候,一名穿著皂衣的中年文士噔噔噔走上城樓,來到諸葛亮身側,拱手道:“丞相。”
諸葛亮轉頭看了來者一眼,又轉回視線望向遠處:“是文偉啊,途中可曾遇到馬謖一行?”
費禕呵呵笑道:“遇到,不過幼常似乎心有若思,不曾看到我。”
諸葛亮“嗯”一聲,“此次出使東吳,孫權可曾對陸遜月前兵進永安之事做出解釋?”
“有,孫權一口否認陸遜兵進永安之事,稱其並不知情,應該是誤會,希望丞相繼續相信東吳,孫權對於“吳蜀聯盟,二帝並立,共分魏地”的立場一如既往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