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王平之死(第2/3頁)
章節報錯
“吳主還對丞相您奪取隴涼大為稱讚,並且附上了賀禮,表示丞相下次出兵北伐時,東吳願意在東南兩線出兵呼應。”
頓了頓,費禕繼續說道:“禕回程途中,吳國上大將軍陸遜曾於江陵相留,與我有過交談。”
“哦,所談何事?”諸葛亮似乎並不驚訝陸遜會有此舉。
費禕斟酌著言語回道:“陸遜說,他兵進永安是因發現巴東與永安兩地突然增加了兵馬,疑丞相有東進之意,故而提兵至巫峽,以做防備。”
“陸遜還說,他並無攻蜀之意,丞相大可不必在巴東兩地增兵。”
想了想,費禕又加上自己的見解:“丞相,以我觀之,那陸遜事先並不知我國在兩地增兵,他定然是兵至巫峽之後,發現我軍早有防備,故而才退去的。”
“不錯,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諸葛亮點了點頭。
東吳這個盟友可不可靠,只要上了年紀的漢人都知道。
江東皆鼠輩爾!
當然,這鼠輩不包括他大哥諸葛瑾。
兩個人回到丞相府,對席列坐,諸葛亮望著欲言又止的費禕,笑道:“文偉,何故吞吞吐吐?”
費禕謹慎的說:“陛下讓我趕來南鄭向您請示,如何封賞馬謖,順便探問一下丞相何時回成都,陛下原話說:甚是思念相父……”
聞言,諸葛亮心下一動:“陛下真如此說?”
費禕點點頭,嘆道:“陛下似乎和以前不大一樣了。”
這話雖然說的很隱晦,但諸葛亮還是聽懂了。
費禕的意思是說,陛下劉禪似乎沒有以前那麼白痴了。
“剋日便歸。”諸葛亮吐出四個字,沉吟連連。
費禕恭敬的目視著諸葛亮,靜候下文。
“今北伐接連大勝,新得隴涼二地共十三個郡,近八十萬口百姓,事物堆積如山,需要有人主持大局,想來回成都最早也要到年終之時。”
費禕拱手應道:“丞相辛苦。”
諸葛亮擺擺手:“今有一事,文偉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請丞相吩咐。”
諸葛亮略微組織了一下言語,將關中之戰後,王平率先撤軍置馬謖於不顧,而後又執拗的認為自己沒罪的事情一五一十,客觀地說給費禕聽。
末了又說:“我意,由文偉你去與王平談一談,只要他願意在全軍面前深刻檢討,陳述己過,此事就當揭過。當然,削職為民還是要的。”
“日後倘有戰事,或可重新啟用。”
“不知你意下如何?”
費禕聽罷,捋了捋頜下短鬚,並沒有第一時間應下這個差事。
他其實是很樂意接下這個差事的,猶豫不定只是在思索接下此事後的利弊。
當然,費禕也知道諸葛亮說的“日後或可重新啟用”只不過是安慰王平的話。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應該理解為“日後永遠不會再啟用”。
別的不說,單單是王平與馬謖不和這一點,就基本上就斷了王平日後在蜀軍的一切前途。
更因為這句話,諸葛亮在罷免李嚴的時候也說過。
李嚴被重新啟用嗎?
沒有!
這句話唯一的作用是,會給即將削職為民的王平一些期望。
片刻後,費禕起身拱手道:“禕定不負丞相所託,丞相且等我好訊息。”
南鄭,大牢。
王平蜷縮在角落裡,神情沮喪。
他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