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糟糕,膝蓋中了一箭(第1/3頁)
章節報錯
軍令上只有簡短的八個字:器械足備,擇日攻涼。
馬謖看罷軍令,沉吟不語。
目前雍涼二州局勢不容樂觀。
曹丕上位後,復九州為十四州,是時雍州下轄十二郡。武都與陰平被蜀漢奪走後,雍州只剩左馮翊、右扶風、京兆、新平、北地、隴西、南安、天水、安定、廣魏十郡。
後五郡全部地處隴右,與蜀漢武都郡相接, 是為兩國前線陣地。
涼州所轄為張掖、酒泉、敦煌、西海、西郡、西平、金城、武威八郡。
又因涼州西面五郡荒涼,勢力紛雜,人口稀少,所以眼下魏軍主要兵力都駐紮在涼州東面三郡。
涼州刺史徐邈領三千兵馬駐武威、護羌校尉郭淮領三千兵馬駐金城、後將軍費曜領三千兵馬駐西平。
此三人,也是馬謖的主要對手。當然,還有兩路人馬不能忽視, 即張郃駐紮在天水郡的兩萬人馬, 以及隴西太守遊楚的三千兵馬。
也就是說,一旦打起來, 就得做好一個打五個的心理準備。
無論兵力數量還是質量,馬謖都不佔上風。
再加上倉促成軍,形勢很是嚴峻。
但馬謖從來都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人,如今的他已經成長到不需要模擬戰況,都可以與魏軍正面硬剛的地步。
底氣來源於天賦和新組建的三萬騎兵。
是以,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馬謖便從參狼羌中抽調出一萬精銳羌騎,會合趙雲所率兩萬精騎,共伐金城。
張休、赫支氏猛、阿大兄弟等人悉數從軍而行,八兄弟如今也算春風得意,各自掌管著一支千人羌兵。
建興八年八月(230年),馬謖率三萬鐵騎從高原上呼嘯而下,將金城圍了個水洩不通。
與此同時,馬謖令駐守西縣的吳懿做出揮軍北上欲攻天水的架勢。又送信給中鮮卑首領軻比能, 邀他起兵到石城, 虎視隴右,響應蜀軍,瓜分魏地。
聞知此訊, 曹睿令曹爽的三萬兵馬加緊攻取漢中;令司馬懿八萬兵馬據守關中,牽制諸葛亮;又改張郃為雍涼總督,增派三萬兵馬,著其領費曜、戴陵、遊楚、郭淮等人抵抗馬謖。
同時又下令給西鮮卑首領於夫羅與幽州刺史王猛,令二人一道去奪柯比能的部落。
至此,魏蜀兩國,在四條戰線上,全面開戰。
孫權一見魏國在西線佈置了超過二十萬兵馬,與蜀漢打的頭破血流,即親率十萬大軍攻合肥,又令陸遜伺機攻襄陽,諸葛瑾收復位於江北的江夏郡。
曹叡一邊令襄陽及江夏守將據守城池,一邊親率大軍至合肥,去戰孫權。
隴右戰場。
張郃先令戴陵領四千精兵駐防上邽,自己則率四萬大軍向西推進,解救金城。
籌備數年,馬謖等的就是這一天決戰,即令阿秀統五千人繼續圍城,自己則與趙雲親率兩萬五千精騎迎戰張郃。
金城之東, 隴西氐道上, 兩方人馬如期而至,擺下陣勢。
張郃深知蜀軍漢羌混雜,排程不一,因而打算一個或幾個衝鋒就沖垮馬謖的雜牌軍,進而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洗刷之前連敗之恥。
但行到地頭一看,頓時倒吸一百多口涼氣。
只見一馬平川的隴西氐道上,每隔數里便聳立著一座三丈高、數里方圓的土城。這些土城不高、也不算堅固,卻能輕鬆阻止魏軍騎兵衝鋒。
與此同時,前往金城打探戰況的斥候回稟:金城四門外,各自聳立著一座土城,將城內魏兵的出城之路全都堵死了。
眼看馬謖憑險堅守,拒不出戰,張郃一籌莫展。
從軍三十多年,他第二次見到這種不要臉的打法。
第一次也是馬謖,在微縣之戰時,憑空而起的土城也令他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