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太平(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平亮一邊躊躇滿志,一邊沒忘了喝令部下去搜羅小寨。
這些賊寇們都是在軍隊裡廝混過的,個個都不是善男信女,舉凡打劫、綁票樣樣都拿手。沒過多久,就在這寨子裡搜出了幾名男女肉票,幾名抓來的勞力,還有四匹騾馬、若干糧食、少許甲胃器械和盜賊頭目藏著的一百多貫錢。
當下回城的隊伍就比原先長了些。
張平亮騎在馬上,回頭看看,確定幾個受傷的同伴只是皮肉傷,並未傷了筋骨,這會兒跟著隊伍健步如飛,並無妨礙。只有一個膝蓋中箭的,已經包紮得密實,敷了藥,躺在大車上休息。
他放下心來,忍不住向同伴道:“這一樁賊巢被拔去以後,玉田縣周邊就沒什麼特別要擔心的了。聽說再過幾天,薊州那邊會有都巡檢司的人下來探訪,我擔保他們找不出岔子。”
在他身邊並轡而行的,便是劉然派出來接應的騎兵都將。這都將笑道:“都巡檢司的人還不就是我們自家弟兄?就算有點小岔子,好好打個招呼也就過去啦,總不見得非要撕破臉面。何況他們關注的,是收繳流散民間的甲胃、弓失,重點倒不在捕盜上頭。”
中都之戰距離此時已經有半年了,其實較大股的賊寇早就被清理完畢。不過每次大戰過後,敗軍四處流竄,匪徒多如牛毛,這是必然的局面。當年野狐嶺敗戰之後,從北疆退入河北的潰兵數量超過萬人,與地方上的勢力結合,形成無數山寨、水寨。定海軍的首領郭寧,就崛起於其中。
如今定海軍的力量,自然超過當時的中都朝廷,但其控制區域內,各地基層的崩潰散亂,可要比三年前嚴重許多。
所以原本預訂要接手各地捕盜、治安的中都樞密院都巡檢司,一直就沒能夠把力量實際散佈到各地。這一類的治安工作,依然掌握在地方駐軍手裡。
對這局面,郭寧是不太滿意的,為此專門催促了好幾回兼任都巡檢使的徐瑨和他的副手嚴實。
在郭寧看來,定海軍的將校們同時兼管著軍戶、蔭戶的田地,權力已經極大,如果再把地方治安也抓在手裡,未免就有一手遮天之嫌。
而且軍隊是用來迎強敵、打惡戰的,如果習慣了三天兩頭去清繳毛賊,固然是殺雞用牛刀,輕而易舉,但牛刀如果習慣了殺雞,還能保有原來的銳氣麼?
所以都巡檢司那一塊,一直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人手分派,據說在中都路各軍州的巡檢司架子已經搭起來了。
他們和軍方交接治安工作的時候,同時也是對各地駐軍此前剿匪成果的考核。各地軍將手掌精兵勐將,如果時隔半年還有雞零狗碎的匪徒流竄,巡檢司一層層報上去,到了都元帥眼前也不好看。
劉然身為鎮守都將,這幾天忽然調兵遣將,嚴厲督促清查清剿,便出於這個緣故。
他是在中都戰後得到急速提拔的軍官,與軍中多數河北潰兵出身的將校不是一路,沒什麼人脈可言。所以他非得仔細辦事,不給他人留下話柄。
不過,劉然沒資歷,他部下的將士,倒有好些老卒。在他們眼裡,劉然實在是多慮了。
都巡檢司一直到現在還是空架子,非是徐瑨、嚴實等人辦事不利,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
徐瑨的老部下們,大都是跟著他在河北塘濼打混的雞鳴狗盜之徒,習慣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什麼監視跟蹤、撬門開鎖、設局栽贓、買通暗算,都是份內事。要不然,郭寧從定海軍節度使起家的時候,何以地方如此平靜,大金國的地方官們也不阻礙?
定海軍在表面的堂皇勐烈之外,還有很多陰暗殘酷的手段,這就是徐瑨的功勞所在。
但這些人一來總數有限,二來才能有其上限,還有不少人和陰暗面的事情牽扯太深,不適合轉到其他的位置。徐瑨在接掌都巡檢司以後,一直想要按照先前在山東的做法,從軍隊裡抽調資深的軍官和士卒,充實自家隊伍。
前兩年這做法很是有效,因為定海軍的地盤相對有限,軍隊的規模也不算很大。許多軍官和老卒年紀大了,或者身上帶傷,就從軍隊裡出來,投入到地方治安,算個不錯的去處。
可是隨著郭寧東征西討,定海軍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廣,軍隊的規模也越來越龐大。很多年過四十的軍官不需要繼續留在廝殺一線,憑著軍中經驗,就可以轉任判官、司吏,老卒們就算有殘疾,當個公使也是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