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太平(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支小小部隊軍容嚴整地出發時,隊中正軍和阿里喜的家卷們,乃至他們的蔭戶都被驚動。不少人擁在窩棚區域的道路兩頭,彼此打聽著發生了什麼。
張平亮的妻子李氏也出了屋子,在晃動的燭光下,用她會說話的大眼睛,有些憂慮地看看自家新婚的丈夫。
張平亮挺起胸膛,向她揮揮手。
在這世道從軍,最重要的就是心如鐵石。就算張平亮在軍隊裡算不上心狠手辣的人物,但這幾年裡手上的人命已經過了二十,見到戰場上的死人更是數以千計。後湖莊死掉兩個村民,在他這種資深的老卒眼前壓根不算什麼。
但有一點,誰都別想阻止定海軍的什將張平亮帶著他的新婚妻子,住進整修一新的院子裡!流散中都各地的毛賊不行,本部尚存動搖猶豫的小卒更不行!
與此同時,也有值守的將卒把訊息通報到鎮守玉田縣城的都將劉然這邊。
“讓他去。”
劉然揮了揮手。
副將沉吟道:“只怕隨行人手少了點。小泉山裡,至少盤踞著五十多人,其中半數都是在大定府當過兵的,是狠角色。”
“張平亮帶著十五個人,還有兩匹馬,足夠了。他這麼突然決定出發,夜間行軍必定是沿著梨河往北,三十七里路,得走一整晚上,然後明天凌晨時分殺進山裡……賊徒猝不及防,不可能抵擋得住。”
對張平亮的武藝和帶領小隊廝殺的本領,劉然的信心還是很足的。
當年一起從北京路的混亂局勢中脫身出來的異姓兄弟三人裡,梁護跟隨黑軍作戰,結果死在劉然眼前。劉然自己憑著功績一路升到了都將,而張平亮是個湖不上牆的,前後好幾次辦事不利,到現在也只是個勉強湊合的什長。
好在他是個有家有室的人,總不會再像原先那樣渾渾噩噩。
郭元帥把定海軍的幾萬將士當作心腹人看,給的好處都是大手筆,自家的富貴,乃至子孫後代的富貴,都明明白白地擺在眼前。能不能拿到手裡,還得看你夠不夠積極,願不願意為定海軍的大業出力。
有才能,又積極表現的人,自然會得到各種各樣的機會,劉然自己就是一例。他這陣子還聽說,居庸關外縉山那裡,有契丹人俘虜被擢為都將,有從草原折返的漢兒奴隸十天半個月就被提拔成軍判的。
眼下蒙古人敗走,四方無事,而軍隊的擴編和諸多機構的充實卻一日緊似一日;所以想要立功受賞,甚至不需要誰真的拿命去拼。但如果看不清局勢,不願意跟上這股洶湧向前的潮流,一直在前進的人們也只有將之拋下。
想了想,劉然又有點不放心,他指一名部下:“唉……你帶二十名騎兵,遠遠的跟著。若此行無差,你再帶人回來。”
劉然和張平亮的交情,並不瞞著別人。這種顧念舊情的都將,正是戰場上最讓人放心的。那部下當即笑著領命,回頭安排騎兵去了。
劉然的估算一點沒錯。
次日凌晨,張平亮就帶著他的小隊人馬衝進了小泉山。
因為夜間行軍的緣故,他們全程都打著松明火把,並沒有掩飾行蹤的打算。到小泉山的時候,天色又已微明,距離那個賊寇盤踞的寨子還有好幾裡,寨子裡的賊寇們就驚醒了。
敲鑼打鼓的聲音和叫罵的聲音同時響起來,不少賊寇光著膀子爬上柵欄,開始拈弓搭箭,試圖封鎖寨子前頭的山路。還有人認出了那一小隊定海軍士卒裡頭,有些是自家舊識,他們覺得遭到了背叛,於是罵的格外響亮。
張平亮完全不理會他們。
這些潰兵是定海軍的敵人,是定海軍恢復太平局勢的阻礙,是周邊百姓叫苦不迭的禍根!他們該死!
在來此的路上,他已經反反覆覆把道理和士卒講明白了;廝殺破敵的步驟,他也已經全都吩咐過了,現在的他不想再多說一個字。剿滅這些賊寇,是駐軍都將劉然的命令。既已從軍,違令者斬!
兩名騎兵策馬衝上前,丟擲沉重的鐵鉤,然後撥馬回頭,捆在馬鞍前橋的繩索驟然拉緊,然後把一段柵欄拽得倒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