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軍政(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寧策馬折返軍堡,還沒下馬,就看到二層的步道上,楊誠之捧著一摞卷宗,匆匆往郭寧日常起居的正堂方向去,而隔壁一間屋裡,移剌楚材如往常一樣奮筆疾書。
之所以看得清楚,因為他的屋子大開正門窗,一排吏員就等在門口,拿到了移剌楚材的手令,立即奔出去辦理。
郭寧仰著頭,看了半晌。他嘆了口氣,對身旁的親衛們道:“忙了一上午,笑得臉都酸了,本想回中軍休息休息……看這架勢,回去以後又得對著如山的文書,實在是頭痛。”
倪一應道:“節帥別忘了,看完了文書,下午還有另兩場呢。”
郭寧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軍人的習慣,讓郭寧做決定格外利落。而一旦下了決心,就要立即去辦,完全不需要聚集多人反覆商議,而務求雷厲風行。
便如今日,各部新軍出行,上午兩部出發,下午兩部隨後。而那兩部人馬的糧草、輜重、兵器、路線、軍馬調配等事務,直到現在還沒有最後敲定。移剌楚材身為判官,固然是最忙的,但需要定海軍節度使親自簽押認可的文書案牘,也不在少數。
郭寧不太喜歡那些文書案牘的工作,但也深知一支軍隊乃至一個軍政集團,絕少不了中樞掌控,而且許多成敗的關鍵就係於中樞。
他想了想,指了指阿多:“我的起居院落裡,有架木屏風,你見過的。快去搬出來,安置在晉卿先生門外,擋一擋海風,免得著涼。”
阿多立即去了。
郭寧又想到一事:“那個李全的使者呢?不是晉卿接待的麼?”
“節帥檢閱蕭摩勒所部操練的時候,晉卿先生送他走了。”
郭寧點了點頭。他轉回身,視線投注軍堡之外。
軍堡以外,蕭摩勒所部沿路行進,遠遠看去便似一道長蛇。郭寧伸手拍了拍馬鞍旁邊的鐵骨朵,若有所思地慢慢道:“李全貌似謙恭,其實城府甚深……不過,我已經吩咐過蕭摩勒,該怎麼應付。”
就在過去的兩天時間裡,定海軍新成立了四個鈐轄司,下轄十七個都將,合計四千餘人的兵力。這四個鈐轄司一旦成立,立即被派遣出外,任務是配合燕寧、張榮、嚴實、董進等人,進入濰州、益都、淄州、濟南四個州府,但沿途不佔土地,不牽扯地方,只確保山東各地避往萊州的百姓沿途安全。
這幾年裡,朝廷的用兵重心持續北移,山東東西兩路本就暗流洶湧。統軍使完顏撒剌佔著幾座軍事要塞和大城,裝作看不到楊安兒、劉二祖的勢力無遠弗屆,擺出太平無事的架勢,其實底下都已經被各種地方勢力掏空了。
蒙古人這一來,完顏撒剌避不敢戰,更丟了最為富庶的濟南府,連帶著朝廷的聲望也被踩到了泥潭裡。往日裡不敢亂動的許多勢力,無不乘機而起。
如燕寧等人,都有見識,有眼光,看重定海軍的驍勇善戰,也看出了郭寧帳下俊彥雲集,故而來投。
但更多的勢力,或者是鼠目寸光的土霸惡棍,或者是早就心懷造反念頭的好漢,甚至還有重新糾合起來的女真人猛安謀克鎮防軍,他們出於各種各樣的因素,陸續作出各自選擇,而他們眼中值得效忠或者親近的勢力,和燕寧等人並不一樣。
故而燕寧要招攬民眾,路途中自然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有些小規模的軍事衝突,或者其它難事。這些正好拿來練兵,郭寧放手放權給那幾位新任的鈐轄,也乘機看看,自家提拔的軍官們是否可用。
這兩州兩府的範圍內,還有幾家,是早就具有強大實力,足以自家支撐一方局面的。比如郭寧的近鄰,濰州北部昌邑縣的大豪李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去年起,李全就實際上控制了整個濰州。趁著完顏撒剌閉門自守,而郭寧與蒙古人鏖戰的機會,李全突襲了濰州刺史獨吉世顯,將他殺死,然後派了一個叫鄭衍德的使者,拿著獨吉世顯的腦袋和似是而非的口供,送到了萊州。
李全還手書一封信,特別謙卑地說那獨吉世顯勾結蒙古人,縱放拖雷所部深入山東,所以李全激於義憤,把他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