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專案的揭幕賽。

兩個戰隊鏖戰三十分鐘後。

同樣完美落下了帷幕。

結果對於國內觀眾來說,並不算友好。

但畢竟只是揭幕戰,而且電子競技的殘酷性,玩家們也有深刻體會了。

所以倒也不至於被打擊到,同樣紳士地給予了取得了揭幕戰勝利的海外戰隊歡呼。

事實上。

這種觀眾給熟悉選手歡呼的機會,隨著時間推移,會越來越少......

電子競技的職業選手,普遍的在役年限都不長。

目前觀眾熟悉的這一代選手,可能馬上就要迎來退役潮了。

選手年齡的增長是一方面。

而另一方面,則是隨著林木電競節的知名度提升,賽事的商業價值提升,肯定會讓更多的資本投入到其中,同時吸引到更多天賦異稟的選手。

資本無情。

後浪推前浪。

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物競天擇之下,勢必會導致很多選手坐到飲水機的位置上,或者直接黯然退役。

這是件令人悲傷的事,熟悉的選手消失,但他們創造的戰隊歷史卻又歷歷在目......

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適應。

而更慘的,就是那些沒有取得榮耀,但有那麼一兩個閃光點,能讓人記住,但又不算出眾的選手。

他們會更快地被遺忘......

但這是必然的結果。

誰也沒辦法改變。

只能說。

這裡的電競選手算是幸運的了。

因為林木工作室的緣故,並沒有經歷過混亂無序的黑暗時期。

《突圍》的賽事,因為林木工作室插手,一開始就很正規且熱度極高。

並且。

林木工作室舉辦《突圍》挑戰賽的那一年,直接就成為了電競元年,後續改制成為電競節,也成為了某種程度上電競賽事的行業標準,還是唯一的標準。

這讓電競選手無論參與的是不是林木工作室的遊戲專案。

只要是想長期發展的專案,都很正規和專業。

倒也不至於窩在黑網咖裡捱餓訓練。

當然。

這也意味著競爭很激烈就是了。

在役選手需要使用混身解數,來保證自己不會被替換下去,而新來的新選手,則需要努力把握好每一次上場的機會,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不過,玩家這會,還不至於想那麼多......

距離這一代的明星選手退役,還有一段時間。

勝利戰隊出面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