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崇平帝:真是朕的好女婿……(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明宮,內書房
不大一會兒,李瓚與齊昆在內監引領下,進入內書房,向著坐在書案之後的中年帝王行禮拜見。
兩人從北平府歸來,俱是風塵僕僕,只是面上神采奕奕。
在大戰結束以後,李齊兩人在北平府主要是做著善後撫卹之事。
崇平帝道:“兩位愛卿平身,戴權看座。”
李瓚與齊昆道了一聲,看見賈珩在一旁,倒也不驚訝。
崇平帝微微一笑,寬慰道:“李卿和齊卿,在北平坐鎮,頗為辛苦。”
李瓚卻離座而起,頓首而拜,說道:“微臣無能,居庸關關城大破,女真騎兵肆虐於燕趙,百姓踐踏於鐵蹄之下,悉臣之過也。”
“此非戰之罪,薊鎮至宣化一帶原就易攻難守,何況先前賊寇奸狡,又是集重兵而來。”崇平帝倒是寬慰說著,道:“好了,戴權,扶李卿起來。”
李瓚聞言,只得叩謝聖恩。
崇平帝道:“前日子鈺也和朕提及過,北方邊務需得趁此重新調整,李卿可還有高見?”
所謂兼聽則明,崇平帝此刻也想聽聽李瓚的意見。
李瓚道:“臣贊同衛國公所言,對薊鎮、河北等地邊務、人事調整,先前衛國公實地考察薊鎮至宣化諸隘口、堡寨、閘關,臣聞其言,覺得直指要害,北方宣大、薊州、北平都應聯動起來,謹防女真再次入寇。”
崇平帝道:“這次戰事,東西兩線的確是通盤籌劃,李卿和賈子鈺在此沒少殫精竭慮。”
“此為臣分內之責,不敢當聖上讚譽。”賈珩朗聲說道。
李瓚道:“聖上,前日山東提督陸琪調至京城,微臣以為可揀選良將出鎮山東。”
崇平帝轉而看向賈珩,問道:“子鈺,你怎麼看?”
賈珩拱手道:“聖上,微臣以為山東當關防之要,有備虜禦寇之重,臣以為當選沈重幹練的老成之將,而水師更是襲擾遼東,為我大漢反攻女真之緊要,臣以為當揀選機敏銳氣之將。”
崇平帝聞言,看向賈珩,說道:“子鈺不是要在江南之行後趕赴山東督軍,可有舉薦的人選?”
經過太廟獻俘,執虜酋于丹陛等,君臣二人無疑到了一個蜜月期,崇平帝也不繞彎子,直接相道。
“聖上,東平郡王世子穆勝現為軍機司員,在軍機處行走,可為副總兵,兼領登萊巡撫,操演水師,也好策應天津衛港。”賈珩坦然說道。
副總兵就是副提督,算是加銜。
崇平帝道:“穆勝,朕有印象,最近一二年在軍機處兢兢業業,前往登萊領水師倒也適宜,青壯之齡為將,也有年輕人的銳氣。”
轉而看向李瓚說道:“李閣老怎麼看?”
李瓚道:“微臣以為東平郡王世子穆勝合適,可以至登萊出鎮。”
“山東提督人選,李卿可有推薦人選?”崇平帝又問道。
李瓚道:“微臣一時間倒無可舉薦的人選,衛國公既然督軍山東、天津衛兩地,未知衛國公可有合適人選?”
因為賈珩在西線宣大兩地的戰績,在北方的邊事話語權隱隱重上一些,而且賈珩曾經提及要整飭山東、天津衛的軍務,方才又提及老成持重之將,顯然胸有成竹。
李瓚自然捕捉到這一點兒,算是投桃報李。
否則李瓚如果舉薦出一位人選,賈珩就不好反駁。
賈珩沉吟片刻,道:“微臣在北方時就思量過,山東河北兩地的省軍都需整頓,尤其山東之地,近年以來,府衛之兵剿寇不力,方有響馬盜匪嘯聚山林,白蓮妖人蠱惑人心,為禍鄉里,先前陸琪前往應援北平又遲緩不至,故臣以為,非武勳不可出鎮撫治。”
“武勳?”崇平帝在心底中搜尋著適合的武勳,說道:“如今倒也沒有願意外放的武勳。”
前日倒是有前軍都督僉事石光珠謀求外放,南安郡王上疏推薦,不過崇平帝有些忘記了。
賈珩道:“微臣舉賢不避親,保齡侯史鼐為一等武侯,常在五軍都督府任事,其人老成持重,也曾立有戰功,可為山東提督,裁汰省軍,整飭軍務。”
崇平帝道:“保齡侯史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