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資料、資料加起來有近50T,哪怕是擁有超算算力的LV4微光,想將之按秦克之前定下的規則進行初步梳理、生成各種圖表,也需要花上一週左右的時間。

在這一週裡,秦克提前吸收消化了腦海裡的“原子物理”、“核物理”相關的宗師級知識。

至此,他已完成了“粒子物理”、“流體力學”、“量子力學”、“原子物理”、“核物理”等子科目宗師級知識的消化吸收,在這些子科目上的知識量與水平,都已達到真真正正的物理大宗師、諾貝爾獎得主水平。

不過秦克的精力大多數還是放到了“厄爾尼諾防災應對指揮中心”的工作以及“清海湖鹹水淡化淨化一體化技術方案”的最佳化上,對於淨化核汙水的研究只是暫且放在那50T資料的翻閱及資料分析、進行數學建模上,每天只花一兩個小時。

與威滕教授合作的“強相互作用力與電磁力的理論統一”課題也在每晚定期進行著。

與其說兩人是在探討粒子物理,不如說是在研究數學,尤其是楊米爾斯方程在量子場論的框架中如何以數學的方式來建立起電子力與強相互作用力的關聯。

眾所周知,傳遞電磁力的是光子,傳遞強力的是膠子,在此前的論文裡,寧青筠已用數學語言解釋並證明為什麼光子沒質量,膠子卻有質量,以及質量與費米子、玻色子之間的關聯,從理論上來說,可以直接建立起光子與膠子的數學關聯來。

但在實際建立關聯的過程中,又發現了不少與“楊米爾斯理論”裡局域規範對稱性相矛盾之處。

最終秦克與威滕教授選擇了同一個進攻點,那就是對規範群為SU(3× SU(2× U(1的規範場論進行深入的最佳化與拓展。

這就是一項大工程了,規範場論從1954年發展為量子化規範場論起,到應用於標準模型,已在無數數學家的添磚加瓦中變得比較完善了。到了1994年,威滕教授與內森·塞伯格教授發明了基於超對稱的規範場技術,使得特定拓撲不變數的計算成為可能,進一步補上了規範場論的重要拼圖。

但也止步於此。

從那天起直到今天,無數的數學家沿著對規範場論進行著各種小打小鬧的最佳化,卻仍沒有人能進行卓有成效的最佳化與拓展,使之在量子場論的範疇內實現數學理論的統一,並由此推匯出如何以最簡潔、嚴格化的形式來表述量子場論。

現在秦克與威滕教授,為了建立起電子力與強相互作用力的關聯,開始聯手挑戰這個超高難度的難題。

有學術交流自然就會有思維碰撞,頂尖的粒子物理學家一定會是頂尖的數學高手,秦克與威滕教授的合作與切磋是交替著進行的,兩人不時也會爆發出“矛盾”,然後雙方便拉過一塊大白板,輪流拿著筆寫出自己的觀點,並進行推導論證。

威滕教授作為橫跨數學與物理兩大學科的頂級天才實力,在這樣的思維碰撞中盡展無遺,讓偶爾來旁聽的一眾清木大學教授們目瞪口呆,而秦克的表現更加驚豔,哪怕面對著威滕教授這樣的老牌“大宗師”,依然能有來有往,絲毫不落下風。

烏倫貝克教授在給寧青筠開完“小灶”後,閒來無事也會加入到秦克與威滕教授的討論中,邱老先生有時技癢也會親自下場。

寧青筠很少加入討論,但每當她發表觀點時,必定是命中要點,展示出她作為女孩子那細膩而敏銳的數學視野。

這五人俱是當今世界上有關規範場論最頂尖的高手了,使得花園別墅的茶話會規格直線上升,同時也使得慕名來旁聽的數學教授換了一茬又一茬,基本上都處在“我是誰”“我在哪”“我為什麼要來聽天書”的倍受打擊狀態,絕大多數只來聽一次,便決定不再浪費時間了。

到後來,連水平僅次於邱老先生的邱二先生都搖頭苦笑著離開了,沒再旁聽,他因為有事隔了三天才來旁聽,結果發現已跟不上秦克等人的思維了。

……

時間的腳步就在這樣緊張而充實的學術與科研中一步步地向著未來邁進,轉眼便來到了4月7日的早上。

4月7日是週日,全世界工薪階層的公休日,當然很多人會在週日加班就是了,比如此時清木大學就有大批的教職人員在加班,忙碌地檢查著大禮堂的佈置與直播裝置,因為下午兩點開始,就會在這裡舉辦IMU對秦克院士、寧青筠院士那篇《楊米爾斯方程的質量間隙問題證明及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數學化解釋》論文的公開評審會議。

到時將會在電視與網路上進行同步直播,根據預算,起碼會有近3億觀眾觀看這場直播,如此重要的大事,校長顧伯鈞都親自到現場來指揮,一遍遍地檢查裝置。

這次的直播還關係到秦克和寧青筠能否得到IMU和克雷研究所的認可,承認這對小夫妻正式攻克了第三個千禧年數學難題。

雖說秦克小倆口此時在國際數學界的名氣已夠大,學術地位夠高了,但成功解決三個千禧年數學難題的諾大榮譽,依然會極大地提升清木大學的國際形象,提高夏國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

而萬一在直播過程中因為裝置問題而中斷,那他和清木大學就成為國際笑柄、國家的罪人了!

同時顧伯鈞心裡也有點忐忑,因為根據他所聽到的訊息,秦克和寧青筠根本就沒怎麼準備今天的評審會,昨晚還一直與威滕教授、烏倫貝克教授、邱老先生等人討論粒子物理的問題到深夜……

哪怕對秦克二人極有信心,但想到今天這樣高規格、有近三十位全世界頂級數學家向兩人輪番提問,偏秦克二人又放鬆過頭了,顧伯鈞校長又怎可能心裡踏實?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