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氣在身,腳步比之道基境界之時,更添幾分輕盈。

不過片刻,已是來到了吳元化府邸之外。

見門外也有童子灑掃,王則上前拜道:“外門弟子王則,有事求見吳師叔,煩請童子通稟一二。”

童子得了這話, 不敢怠慢。

恭敬回禮,轉身便往府中去了。

不多時,也已迴轉,拜道:“老爺已在內中等候,仙師請隨我來。”

王則微微頷首,便隨童子入得庭中,正見吳元化身處院內, 立身池塘旁, 似乎正在餵魚。

“弟子王則,拜見師叔!”

王則上前一禮。

吳元化隨手往池塘中撒了一把金色細碎餌料,也不知是什麼靈物,眼見那池中靈魚吞了之後,吐出不少白氣來,端得也有幾分玄玄。

回過身來,他面上含笑,問道:“師侄不在洞府修行,不知尋我何事?”

王則道:“弟子修得幾分真氣,勉強也算入了元真,只是未有後續修行法門,是才上門拜見。”

吳元化聞言有些驚訝。

他對王則瞭解自然算不上多,但在高童國時,因得方漢眉交代,卻知道王則遭遇李靜玄時日不長。

縱然李靜玄與王則初見之後,便傳下法門, 左右也不過數月時光。

如此時間,便築煉元真有成, 難免讓他有些意外。

王則見他如此,也沒遲疑,抬手捏了一道法訣,真氣運煉之下,自成一道聚水小術,凝來幾縷水霧,正是元真有成,能施法術的顯化。

“師侄資質,果有幾分不俗,難怪李師兄如此看重。”

得見如此一幕,吳元化看著王則的目光,正色了不少。

他知王則年紀不小,本以為能得李靜玄引渡入門,也只是因為救命之功,不想竟然還有如此天分。

若只是因為李靜玄的關係,他照拂王則一二無妨,但也不會過多幫助,態度之上,更不會如何親近。

所以這段時日,他雖然已經將王則入門事宜處理妥當,也未曾去見王則。

如今情況,則是多有不同,也讓他對王則重視不少。

他倒也沒有去琢磨王則真氣來源。

築基道書之流,對於散修而言,十分難得,是可遇不可求的無上妙法。

實際對於玄門真修而言,只是熬煉根體之初始,積累元炁,為凝聚真氣做準備而已,甚至都算不上入門。

具體來說,在玄門之中,道基修士,尚且算不得修行,只有入了元真,凝聚真氣,才是算得上修行人物。

也是因此。

築基凝氣,在玄門修士看來,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不論何種功訣,到底都只是淬鍊先天元炁的功夫而已。

除非上乘妙法,否則各路功訣在此境的差距,也就是積累元炁圓滿時間早晚的問題。

是以吳元化見了王則所使法術手段,知道王則確實步入元真,也無意去看王則真氣根本。

只因在他看來,王則真氣有成,才是真正修行初始,還得轉煉其他法門。

而他見王則頗有幾分資質,本來只是隨意照拂的心思,也生了幾分變化,由是請道:“元真法門之事,頗有幾分講究,一言也難說盡,師侄不妨坐下再說。”

王則不知吳元化心思變動,他自煉得元真,也少了幾分朽氣,不再愛去揣摩旁人想法,得了這話,也便自在坐下。

隨即道:“弟子此來尋見師叔,一個確實是為這法門之事苦惱,二來也想請教一下師叔,不知李師伯與方、燕兩位師兄,可是迴轉門中了?”

“弟子對門中規矩、法門傳承諸事,不甚了了。也不好打攪師叔您修行。若是師兄師伯門歸來,卻想請教一番。”

吳元化人老成精,自然明白王則心思。

笑笑道:“燕、方兩位師侄,因故還與盧師兄在外行走,李師兄倒是已經回來了。不過他得了盧師兄一枚寶丹,吞後要尋那破而後立之果,如今正在門中閉關,尚不知是否出關了也。”

“師侄有心請見,自然是好的,我一會兒便可命人傳書,如有訊息,以李師兄性格,想必會親自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