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舌戰群儒(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昭看不起任何武夫,之前進攻黃祖的時候他還對甘寧的建議不屑一顧,說甘寧這貨明擺著會帶來災禍。
能制定詳細周密計劃且作戰勇冠三軍的甘寧尚且如此,就別說年少的關平了,如果不是為了大事,張昭都不會允許關平這樣的武夫坐在自己身邊。
冷靜,冷靜,我這都是為了江東的未來啊。
他嘆了口氣,臉上又很快恢復了和顏悅色的模樣。
“老夫與諸公聽說小將軍斬殺曹子和,都連贊英雄出少年。
天下都說曹公勢大不可抵擋,我江東戰和不定,既知小將軍神威,當想聽聽足下高見了!”
按照正常路數,關平應該謙和地連連說“不敢”“僥倖”然後力主要戰,張昭自然可以開展下一步。
是你要戰的,大家都很欽佩,也非常支援你,不如我們給你湊一彪人馬,讓汝率軍去跟曹公為難,隨便斬殺些敵將,挫敗敵人的銳氣,對你這種斬殺曹純的勇士應該不難。
關平年少氣盛,在一群名士的恭維中十有八九會飄飄然答應下來。
張昭和陸績連人都準備好了,只要關平同意,就立刻真給他一彪人馬,鼓動他去進攻曹操,陸績可以分出自己的部曲助戰,名正言順離開柴桑,離開那些主戰派的視線。
當然了,這支兵馬肯定不會讓關平指揮,離開柴桑,再透過夏口,他們便立刻發動綁了關平送給曹操。
曹操本來就是大喜大悲的性子,大戰在即先折曹純,他不敢隨意發洩,肯定憋了一股邪火。
只要關平受誅,江東與劉備之間肯定無法繼續同盟,到時候張昭就說服孫權立刻與曹操夾擊劉備,之後投降曹操,江東眾世族可以仿照荊襄世族一般投降,人人都能封侯。
這鬼蜮計倆說起來挺丟人的,但陸績告訴張昭,以諸葛亮展現出的才智肯定能說服孫權,周瑜、魯肅、程普、甘寧等人征戰半生,也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
為了拯救江東,也只有請張昭這樣老成持重,名滿天下的人稍微損害一點自己的名聲了。
這個主意諸葛亮肯定能一眼識破,所以張昭只能趁著今日做賊一樣,叫眾人來組團忽悠關平。
見關平目光灼灼看著自己,張昭心中屬實有那麼一點點羞愧。
哎,這不是名士所為,但我身負伯符託孤之重,為了江東也只能如此了。
眾人都期待地看著關平,等待關平說出曹軍不足為懼之後就開始吹捧。
關平手捧銅卮,環視周遭眾人,嘴角微微上揚,嘆道:
“曹軍強橫,江東諸公誠不可與之爭鋒,不如早降。”
張敦按照之前的安排長身而起,讚道:
“小將軍所言甚是,那便……呃,什,什麼?”
關平並不擅長口舌之爭,但他一杯酒下肚,渾身熱血翻騰,全不顧周遭眾人驚愕的目光,憤然起身朗聲道:
“不錯,曹軍勢大,已經掃平江北,天下莫敢相爭,諸公定然也是此意,不如早降!”
眾人面面相覷,沒想到關平竟然如此剛猛暴烈,竟然全不客套,上來就直戳眾人的肺管子。
這,這該如何是好。
虞翻早就看出關平對自己的莫名的敵意,他扶了扶自己的帽冠,長袖一震,冷哼道:
“是戰是降,我等自有決斷,不勞小將軍費心。
小將軍既然知道曹軍勢大,何不勸劉豫州早降?”
關平論口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虞翻的對手,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上座的張昭,見張昭一臉驚駭中多有幾分內疚,心道張昭面薄,自然不好意思訓斥這些江東世族。
我不過一武夫耳,今日定要為張公出頭!
他冷笑著將手中的銅卮狠狠扔在地上,那清脆的響聲聽得眾人一陣心悸,還不等他們反應過來,關平已經長身而起。
他手按劍柄,冷笑道:
“我等自然不降。”
“當年曹軍進攻徐州的時候,我才剛剛記事,隨父親與諸位叔伯一路南下,這一路親眼所見便是曹軍暴虐,一路殺燒,鮮血浸透黃土,屍體堵塞泗水。董卓之亂以來逃到徐州的百姓幾乎在這一戰中都被殺盡,慮、睢陵、夏丘諸縣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