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樂他們在夜晚直接就開到了黃梅四祖寺!一晚上除了修煉,許樂就是寫佛派變革之路,基本上把原始部派和小乘都描述了一下,包括飲光部也有說明,但是對於其家族內部並不是特別瞭解,只是說了一下傳承自遠古,內部非常混亂,讓許樂一陣激動一陣失落,沒辦法啊,還是得自己親自去一趟嗎?

第二天早晨二人凌晨五點就翻進了院牆,在裡面行功完畢之後,開始轉悠起來!

四祖寺位於雙峰山之中,古稱幽居寺,原名正覺寺,又名雙峰寺,是禪門第四代祖師道信大師的道場。建於大唐六二四年,距今近一千四百年曆史,是禪派第一所寺院。二人轉悠了一下毗盧塔、眾生塔、衣缽塔、靈潤橋、四祖殿、蕉雲閣及多方摩崖石刻。隨後,許樂在看到三棵古柏樹,其中兩棵龍柏樹(俗稱倒插柏),一棵雲柏樹(又稱祥雲柏,雲柏樹枝盛葉茂,挺拔俊秀,相傳是四祖道信親手所栽,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曆史,許樂分別感應了一下氣息,吸收了一些渾身舒暢,隨後二人在青松翠竹環抱,流水混混,風景如畫,清靜幽雅的美景中繼續向前!

五祖寺離四祖寺不遠,沒用一個小時就到了,也是在黃梅縣五祖鎮東山之上,所以也叫東山法脈或者叫東山法門,與九江隔江而望,這是禪派第五代禪師弘忍大師的弘之法道場。許樂不禁想到自家的東山頂和那首歌!他一邊想著遠方一邊逛蕩。

佛果克勤、佛鑑慧勤、佛眼清遠三人,時稱“三傑”,亦稱“三佛”,都在這裡精勵自持,廣揚佛法,禪風大盛,使五祖寺的名聲更加震動天下。整個佛寺建築群,依山勢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整體像古代宮殿建築,為中軸線平等佈局,層次分明,寺院建築面積近五萬平方米。四大主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真身殿,依山勢高低建於中軸線上。殿宇建築,斗拱交錯。據記載,五祖寺最盛時有殿宇、庵堂和亭臺、樓、閣共一千餘間。

許樂看著大雄寶殿的四個字是衣刀老所寫,也沒工夫搭理那降龍羅漢,直接就奔著白蓮池而來,池中白蓮為弘忍手植至今白蓮生長旺盛,亭亭玉立,綠葉如蓋,色白香清。許樂直想給挖一棵走,但是隻是從遠處吸收了一些氣息,那濃郁的聖潔之氣讓青龍上下翻滾,激動不已,許樂頓時也是感覺肝臟耳清目清一般,彷彿可以透過實物看見內部,好東西,下次可以要兩顆蓮子,不成,得挖一棵走,呵呵!但是實在是不能再耽誤時間了,他身上披著虛公的百衲衣,把頭一蒙,這樣就誰都認不出來了!

隨後看了一下六祖墜腰石,為長方形,約十四公斤,上刻有“六祖墜腰石”五個大字和有清一代著名詩僧晦山所題“塊石繩穿祖跡留,曹溪血汗此中收”的詩偈。

許樂想著六祖的功夫在剛剛入門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將近三十斤,還是比較低的!

隨後,許樂看到六株古稀青檀,俗稱油朴樹,其中最大的一株,粗四圍,高快達到三十米了,覆蓋面積近一畝,許樂上去之後,二話不說,雙手按住,連連吸氣,最後不能說是掠奪一空,那也是得讓他們好好的緩個一兩年,隨後二人直奔三祖寺而來。

坐在車上,許樂還在想著弘忍大師,,出生於六零一年,六七五年西去,被認為是禪派的實際創始人,門下出神秀、慧能兩大弟子,分成南北兩宗。北宗神秀一系不久衰落,南宗慧能一系成為禪派主流,後發展成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家,合稱禪門五宗。禪派是華夏支派最多的佛派宗派,也是華夏佛派史上流傳最久遠、對華夏文化思想影響最廣泛的宗派。弘忍所倡導的這種禪風影響深遠,波及東南亞和犬日國乃至世界。

這個老讓秀值得研究,許樂記了一下!

三祖寺和四祖、五祖寺都是同屬於大別山脈,距離五祖寺一百多公里,不過已經到了徽州省潛山市,位於市區西北九公里處的天柱山上,因禪派三祖僧璨在此駐錫,故名三祖寺。三祖寺曾有林逋、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李公麟、陸宰等文人遊寺題詩。有詩云“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

都已經到了十二點,許樂和鍾全也不吃飯,直接先去裡面轉悠了一圈,

三祖寺建築在鳳形山的南北走向上,從山門殿到覺寂塔,佔地面積七平方公里,地方挺大。最南邊的建築為山門殿,由通天階往上為天王殿,再往北依次為大雄寶殿、千佛殿、祖師殿、覺寂塔。許樂走進“般若門”、“解脫門”、“精進門”三門的般若門,進入大雄寶殿,裡面居然是釋迦佛、藥師佛、毗盧遮那佛,這是啥意思,沒明白?

隨後看了看僧璨對禪派的漢化改造發展的介紹,其一,變面向達官顯貴為面向下層群眾。佛派初入華夏,信仰接觸者多為貴族,僧璨改變靠上層弘之法的方略,變為在村夫野老中隨緣化眾;其二,變在都市城廓建寺院為在深山僻壤佈道場;其三,變居住無常的“頭陀行”為公開設壇傳法;其四,變“不立文字”為著經傳教。禪法初傳,有“不立文字”之說,主張靜坐安心漸悟。僧璨在公開弘之法的同時,精心著述《信心銘》,從歷史與現實,祖師與信徒、教義與修持的結合上,闡明義理,大開方便,應機施教。有學者稱《信心銘》是禪派第一部經典,與《六祖壇經》並稱最華夏化的佛門典籍,為禪派以文字總結其修習經驗開創了理論先河。

許樂還真沒有讀過《信心銘》,他記了下來,回頭得好好看看!

不成,這三祖寺沒東西,毀壞的太厲害了,很多書雖然看起來很粗,但是沒有啥時間長的樹木,許樂有點覺得虧得慌!

不過想來,這次到贛州雖然沒有找到毛皮,但是收穫卻頗豐,也算是賺了!

隨後兩個人找了個地方,吃了好幾大碗麵,還有牛肉,當地的水牛肉,不是特別好吃,但是沒辦法!

隨後兩個人繼續向前,又是三個多小時,最終到了巢湖邊上,許樂看著巢湖的標誌,以及三河古鎮的牌子,讓鍾全停了車,此時都已經天黑的厲害了!

能看到的就是月亮微微起來的銀光灑在湖面上!

二人決定還是在三河古鎮休息休息,轉悠一下然後吃點東西,晚上要連夜開車,至少還有十四五個小時到齊魯泉城,否則三號就很難趕回去了,最主要的是許樂想著最好能夠在明天中午和張廣然一起吃個飯!

許樂和鍾全在三河古鎮裡面轉悠了一下,大概一個多小時,破破爛爛的在修整,有孫立人的老家還有那個得世界大獎的華裔科學家的老家,都是明清時期的老宅子,村莊裡河道密佈,還有小船過來過去的,一幅江南水鄉的美景!

二人隨後找了個大的地方,要了當地的米餃、燒麥、麻鴨都少了好幾份,隨後從結賬的地方拿了一份當地的歷史人文景觀介紹,上車繼續往北開,兩條路一條走徽州雙肥,一條走寧蘇建康,許樂最終決定還是走西線吧,能少個一百二公里,快兩三個小時!

許樂看著手中的冊子裡的介紹,從三河古鎮到冶父山、鐵腳山等等,他被一段文字給吸引住了!

《史記·夏本紀》“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湯遂放桀,與妺喜嬖妾同舟。流於海,死於南巢之山”,南巢之山即巢湖之南。

妺喜,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有詩讚她的美麗雲: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妝霓綵衣,嫋娜飛兮;晶瑩玉露,人之憐兮。

許樂看著這段文字介紹,想象著一位眉目清秀含韻,玉體晶瑩帶露,長袖善舞,婀娜多姿,人見人愛的絕世美人,她有三個特殊的癖好:一是喜歡看男男女女一大幫人,赤身在足以划船的酒池裡,飲酒狂嗨;二是喜歡聽絹帛撕裂的聲音,侍女撕帛,她沉醉如同欣賞世間最美妙的音樂;三是她喜歡著男裝,尤其享受將男人的官帽,戴在自個兒頭上,招搖過市。

妺喜本是有施國的公主,夏桀得到這個傾國傾城的美女後,寵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專為其修建傾宮,築瑤臺,作瓊室,立玉門,恨不得用金玉將其包裹起來。經常性地不避群臣,讓妺喜坐在他膝蓋上,肆意秀恩愛。最具創意的,美人不是喜歡觀看眾男女水中嬉戲嗎,夏桀不惜財力,給愛妃修了個人工大池子,池中注滿酒液,名之曰“夜宮”,親自帶著一幫男女跳入池中,飲酒淫樂,只為妺喜喜歡,一月不問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