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誰說古風不能雅俗共賞?(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不想由蘇青荷“頒發”給他勝利的獎牌——雖然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他要親自擊敗對手,以一種大家都公認的方式!
“奚公子磊落!這樣也好,我們爭論不休,到明天也沒個結果。不如另擇一項比一比?”孟鸞兒很瞭解奚商朔,立刻知道了他的想法。雖然她自己肯定會務實地選擇贏下比賽,但維護男人的自尊,又是她這樣的女人的必修課。
所以,她率先給奚商朔戴了頂高帽,也把話題強行引到了下一場比賽上。
眾人的目光又轉到了周道安身上,等著他表態。
只見周道安聳了聳肩,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既然奚兄說到了詩文,那就比詩文吧!這樣快一些……”
快一些?你是想快一些輸?
眾人心裡不由自主地升起這種想法——奚商朔是文宗傳人,本身在文學上就造詣深厚。選詩文與其對決,簡直就是送上門的勝利。
就連蘇青荷也瞪了瞪眼睛——原本她是想判周道安勝出的,她早就對“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這兩句生出了共鳴,聯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可不就是一位無人瞭解、無人知曉的寂寞者嗎?
可奚商朔居然插了一手,這青年更劃下道來,要和奚商朔比詩文……難道,他在詩文一項上也有依仗?
奚商朔臉上看不出任何輕視,也沒有什麼愕然,只是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你定了專案,那我來定題目……既然你要快些,那我們就比急才吧!寫一文,贈蘇大家,可好?”
文,比詩歌更考內涵。詩歌可以被文人喜愛,但見深度的還是在文章上。奚商朔定文章為專案,在鬥茶上並不常見,很難準備宿作。題目是贈蘇大家,那就必然要押到與蘇青荷有關的東西。題材看起來雖廣,卻一時間很難有好切入點。
對於此,奚商朔自己也沒什麼宿作——他也不屑於以此來勝出。不過在他說出題目之時,就已經在打腹稿了。
“既然是比急才,那誰先做好文章,也得考量進去……不如以先做完文章的一者為標準,最多推遲一盞茶時分,就得將文章‘口占’出來。”
孟鸞兒又來“助攻”了。反正她和奚商朔一夥兒的事大家都看出來了,乾脆也不裝了。這個限制可以說是非常苛刻了——一盞茶時間,不過1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奚商朔先做出文章,另一者最多10分鐘就得交卷。
雖說,“答卷”的方式可以“口占”——只用嘴說,不用筆寫,省去一些時間。但謀篇佈局、構思撰寫中,寫只是最末梢的部分!關鍵還在於急才能否速就一篇好文。
只見話音一落,奚商朔已經閉上了眼睛——這是他開始思考的模式,也是他自創一種心法名叫“觀心”。只要雙目一閉,就能在一瞬間將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不受任何影響。在這樣的專注境界裡,奚商朔哪怕身處鬧市也能安然若素。
“青荷既然是蓮生閣閣主,那便以‘蓮’為切入點……蓮,是梵域國花,其花語非常深刻廣博,可以以此為基礎,聯絡到青荷身上……加上對其人技藝的讚美……對了!要讓她感覺到,只有我才能如此稱讚她!生出知音之感……”
就在奚商朔陷入專注境地、閉目思索不過幾個呼吸的工夫,忽然耳邊傳來了一聲令他差點破功的聲音——
“我已得一文了。”
周道安淡定清朗的聲音,此刻不遜於黃鐘大呂,撞擊著奚商朔的耳膜,也讓他不得不睜開眼睛,破除了“觀心”之境,訝異地看向對手——
太快了,這才多久?有十個呼吸嗎?難道此人有“蘇八步”的捷才?
(蘇八步是曾經蘇家第一才子蘇思擷的外號,據說此人有八步成詩、十步成文的本事。)
不光奚商朔,在場眾人無不為周道安的“快”而震驚。只聽周道安已經開始“口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