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蒙萬萬沒想到,一面之緣的董卓居然想直接招攬自己,短暫的錯愕過後,先問道:“董公要去哪裡?”
“雒陽容不下我,我就去幷州,再不濟,回涼州也!朝中袞袞諸公,最講究身份門第,這些彎彎繞繞我姓董的不懂,也不想受這等晦氣,倒不如沙場拼搏來得痛快!”
張蒙心想:“若非有前世之見,當真信了這番話。董卓本不失為豪傑,但行為處事的方式及原則與我大不相同。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為謀,還是不要有過多糾葛為好。”於是拱手婉拒:“多謝董公好意,只可惜我還有事在身,恕不能相從。”
董卓不以為意,接著道:“你我都是涼州人,你祖父與我又是故交,你跟著我,不愁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謀個大好前程,豈不比在這裡混日子來得好?”
不等張蒙回答,一騎飛馳電掣,遽然而至。那騎士與張蒙對視,不禁一怔,原來此人正是頭前見過的董卓麾下騎司馬郭汜。
董卓用馬鞭輕點手掌,輕輕道:“情況如何?”
郭汜與董卓並馬而立,附耳低語。張蒙注意到,董卓原先憤懣的神情忽而大大緩和,隨後更是流露出難掩的喜色,邊聽邊輕輕點頭。
張蒙正有些疑惑,郭汜稟報完,打馬自先去了。
董卓沉吟稍許,扭轉馬頭,拋下一句:“你若回心轉意,隨時可來找我。”語速甚為急切,彷彿有要事在身,說完不再停留,帶著一眾人馬很快奔遠。
張蒙這時發現,迤邐而行迎駕隊伍早已延伸到了遠方,目之所至,早不見了皇帝的御輦儀仗,只剩些位處末流的官吏以及看熱鬧的鄉野百姓默默跟在最後。
“再不追上去,可就來不及啦。”曹操撫須提醒。
張蒙思忖片刻,對曹操道:“孟德兄,我先去看看情況,但今日我還要還史家的人情,決計是不會回城的。”
曹操點頭道:“無妨,我別無他事,就在這裡等你吧。我的馬你先用著吧。”
張蒙點頭致謝,騎上曹操的馬匆匆追去。
駿馬賓士,不多時趕上迎駕隊伍的核心部分,皇帝的金根車遙遙可見。相隔數尺距離,有一輛四匹馬齊駕的副車追隨,不消說,自是劉協所在的車輦了。
張蒙正想穿越儀仗行列靠近副車,沒料想斜刺裡突然衝出數騎,將他擋在外圍。居首騎士錦袍精甲,極為惹眼,態度亦是倨傲非常,不但大聲呵斥,甚至舉起手中馬鞭想要抽打張蒙。
張蒙認得這騎士,乃是當前負責隊伍警戒的虎賁中郎將袁術。
縱然張蒙與袁術都出身士族,但袁術身為頂級世家大族子弟,與出身地方豪族的張蒙依然不可同日而語。兩人無論在身份地位還是家世淵源上都沒有交集,乃至連共同的朋友也寥寥無幾,頂多只是照過幾次面罷了。
袁術顯然不認識張蒙,好在左右騎士有認識張蒙的,對袁術說了幾句,袁術這才收起馬鞭,傲然逼視:“六百石尚且只能步行跟在最末尾,你個小小郎官何以靠近天子御駕?動盪未平,一切戒嚴,犯禁者均以不軌捉拿問罪!”
張蒙與袁術毫無交情,聞聽此言,心知鐵律難違,今日難見劉協與皇帝,只得忍氣吞聲,遠遠看了兩眼劉協的車駕,主動拍馬保持距離。
有負責警蹕清道的車兵、騎士等在迎駕隊伍周圍巡邏遊弋,張蒙無法輕易接近,索性改了主意,打算等辦完史家的事後再入城。叔父張昶目前正在朝中任職,另外還有一些當官的朋友,應該可以透過他們重新爭取到入宮覲見的資格。
很快,迎駕隊伍的尾端也消失在的道路的盡頭,耳邊的喧嚷不再,天地四野復歸平靜。
張蒙兜馬掉頭,沿著泥濘的道路攬轡徐行,不多時,看到曹操笑眯眯站在路邊,便下馬將韁繩交到曹操手上。
“如何?見到天子了?”
張蒙尷尬道:“你看我這樣,像是見到天子了嗎?”
曹操笑了笑,道:“不讓見天子,不如回敦煌繼承家學,也算逍遙快意。”
張蒙的祖父張奐有三個兒子,長子張芝、次子張昶、三子張猛,張芝即為張蒙現世的父親。
三子之中,張昶、張猛都入仕為官,唯有張芝拒絕了朝廷的徵召,一方面打理家業,一方面專心鑽研書法。書法中又最擅長草書,造詣出神入化,時人盡皆服膺。曹操提起這個話題,自然是調侃的言語。
張蒙知曹操向來喜歡戲謔,一笑置之,不過心裡頭尋思:“我當前的身份,自是高過尋常百姓。但亂世人命如草芥,只憑一個郎官,恐怕完全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雒陽我必須得去,天子的面,我也必須見到。”如此思定,對曹操道:“孟德兄,我有要事在身,先行一步,等回了雒陽,再找你好好敘敘舊。”
沒想到曹操說道:“不著急,你去哪裡,我跟你一起去吧。雒陽內外都是一塌糊塗,沒個三五日消停不了,與其回去糟心,不如在外邊散散心。”
張蒙心想:“這樣也好,曹操在日後可是個風雲人物,提前與他搞好關係,有利無弊。”便答應了下來。
兩人邊走邊聊,很快到了雒舍。張蒙看見季宣候在門口,驚詫不已:“仲明,你怎麼沒走?我還道你早跟著陛下回雒陽去了。”
季宣搖頭道:“怪哉,怪哉,你道怎地,適才一群虎賁郎送陛下與陳留王離開,卻把我幾個護衛擋開,不讓我等追隨呢,連同閔公也被趕走啦。哼哼,咱們捨生忘死,保得天子周全,而今卻像個外人般被防備,是何道理?”
曹操道:“天變了,大魚尚且自身難保,更何況你這種小魚小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