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雨方歇,雒舍之外卻再起波瀾。
董卓麾下這些來自西北的甲士在邊地效命疆場大半生,戰鬥力之驍悍自然無需贅言,可此時此刻即便群擁而上,依然難以擋住來人前進的腳步。
“何處狂徒,膽敢驚擾天子駐蹕禁地!”
董卓雙拳緊握,厲色高呼。身側不遠,郭汜提起環首刀,大跨步匆匆迎了上去。
“我找天子!天子何在?”
應答之人單手橫持長矛往前推,兩個甲士遮攔不住,同時趔趄後退。張蒙定睛細看,此人寬頰窄頷、長臉短鬚,中等體型,但腰細膀大,身姿極為矯健精猛。再看他一身精製的素面魚鱗鐵甲以及紅纓鐵胄,可知來歷不凡。
眨眼之間,郭汜已擋在那人身前,環首刀一揮,奮力格住即將挑起的長矛。
眼見雙方將大動干戈,張蒙當即斷喝:“天子御前不可造次!”抽出佩劍亦欲居中解鬥。尚未及行動,只聽得腦後腳步窸窣,扭頭顧視,但見兩高一矮三個身影正從雒舍的院中慢慢走出來。
高的其中之一便是閔貢,他環望院落片刻,高聲道:“何故喧譁?天子在此!”
一聲如雷霆萬鈞,驚得在場眾人均是心中大震。
目光齊聚,與閔貢並肩而立的是一位華服少年,他睜大雙眼,怔怔看著眼前的一切。
這少年就是當今大漢天子劉辯。
“陛下!”
董卓和甲在身無法全禮,不過反應極快,率先躬身致意。他一帶頭,包括郭汜在內,所有西北甲士全都跪伏在地,無數甲片摩擦碰撞,嘩嘩響如流水。
張蒙同樣單膝跪地,用餘光稍稍瞟向那闖入營地之人,見他似乎也被突然現身的劉辯震懾住了,直直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顯得格外突兀。
“既見天子,為何不拜?”閔貢肅聲質問。
張蒙先是聽到不遠處長矛被扔在地上的聲音,而後傳來響亮的回話:“小人呂布,奉執金吾丁公軍令,接御駕回宮。適才無狀無禮,冒犯天顏,懇請陛下寬恕!”
“呂布?”張蒙聽到這個名字,大吃一驚,忍不住抬頭再看那人,可惜對方剛好匍匐在地,“這人......這人居然就是呂布......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咦?原來他現在還不是董卓的手下,那他是......”
哪怕有著原主人的記憶,而且見過了董卓,可是如今又聽到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張蒙依然反射性地心絃顫動。
“你說奉丁公軍令,丁建陽人在何處?”閔貢繼續質問。
“丁公正在來此的路上,指派小人百騎先行探路......小人這就護送陛下回城......”
呂布話音未落,就被董卓出言打斷:“陛下三思!臣近日查出,月前的孟津大火實是丁建陽放的。此人暴虐狂悖至此,絕不可深信!”
董卓的軍隊受大將軍何進的傳召來到雒陽,除了董卓之外,還有其他幾支外地軍隊,現任執金吾丁原所部便在其中,“建陽”便是丁原的字。
張蒙聽了呂布的話,腦海中頓時風雲湧動。
丁原早先任職幷州刺史,守衛邊疆多立功績,部下將士有善戰之名。七月中,丁原受封為武猛都尉,率軍南下抵達河南郡北部。也正是在這個月,河水南岸的重要渡口孟津突發一場大火,火勢滔天,火光甚至照進了數十里外的雒陽。
當時風聲四起,縱火的數千人自稱“黑山伯”,貌似與活躍在太行山一帶的黑山賊有關係。他們縱火之餘,還聲言火燒孟津是為了給予雒陽朝廷中的宦官們下馬威。如此災變,不僅加劇了雒陽朝野的人心惶惶,也引起了雒陽政壇的暗流湧動。
曾經有人舉報“黑山伯”的活動與丁原所部官軍有關,但被以何進為首的朝官壓了下去,非但沒有責備丁原,還升遷其為九卿之一的執金吾以示撫慰。
執金吾手下有七百人左右的禁軍編制,這數目相較丁原自帶的部曲本不值一提,但重點在於,有了執金吾的官職,丁原作為外來軍頭,就有理由將自己的軍隊帶進雒陽城,以禁軍的身份行事。否則就要像董卓一樣,雖然帶兵到了雒陽外,卻因為是客兵,無權進城,只能一直駐紮在雒陽城西二十里的幾陽亭。
兩下對比,足見何進對丁原的倚重。
現在何進已經身首異處,董卓這時翻出丁原舊賬,自然底氣十足。
呂布聞言,厲聲回應:“孟津大火是賊寇所為,與丁公無關,陛下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