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楊小海如何憋屈,艱苦的守城戰仍在繼續。攻數次,不下。清公司高管立即調整了策略。

有南方明公司降將劉寶佐,率清傭兵,頂三層牛皮帳繼續攻城,弓矢不透。堪堪及牆頭,義軍燒滾沸桐油混人糞,猛澆牛皮帳。有奇效,燙死清傭兵無數。

劉寶佐不甘失敗,故伎重施,指揮清傭兵架浮橋妄圖偷渡,被義軍用大炮盡數轟毀。清傭兵強攻不下,又復勸降。

楊應元頂著流矢,屹立城頭。居高臨下,對勸降的劉寶佐大喊:“自古只有降將軍,從無降典史!”。言畢,城內火箭齊發,劉寶佐掩面落荒而逃。

地理固然佔優,人和固然可貴,卻也要看天時。暨陽城再怎麼易守難攻,也已成了孤城。眾人再怎麼心齊,卻斷了供給。

戰況膠著、拉鋸反覆的時候,有清將博洛陽領清傭兵20萬南下。一到暨陽城下,便將黔驢技窮的劉寶佐免職拿下。重整人馬,下令三日破城——至此,暨陽保衛戰開啟了修羅模式。

博洛陽不忙著衝鋒攀城,先把帶來的紅夷大炮一字排開,對著城牆不停的轟—反正你人少,仗著地利一昧死守;那我就打你的依仗!

一時間,炮彈不停,直打的小城震裂五處。一人立於城上,頭被炸飛身猶不倒,另一人胸口被炸一洞猶持刀挺立,栩栩如生。

博洛陽眼見產生缺口,卻不令人進攻,猶如貓戲老鼠,冷眼觀人垂死掙扎。明公司義軍頭頂炮火,運輸棺槨。先往裡面添土,再將之填充至缺口內,以此來搶修城牆。縱使牆體破裂,一晚便基本修繕完好。

之所以能萬眾一心,困守孤城,固然有氣節、民族尊嚴等原因,也要歸功於領導有方。楊應元雖當時已年過半百,卻老而彌堅。

他號令嚴明,執法如山,事必躬親,身先士卒。不僅吃不好睡的少,還將自己的結髮妻子迎進了城。對疲憊的義軍,必溫語慰勞、噓寒問暖;對敢死志士一律以兄弟相稱。

每每清公司傭兵攻城前,他必高呼:“楊某哪位兄弟當此重任?”無一落空,有問必應。

一次,楊應元巡視城防。忽有一人高呼“我欲殺敵,苦無短刀!”楊應元立解自己價值幾十兩的短刀送與這個陌生義軍。

任憑老宅男在腦海中憤憤不平:“我說老楊,你傻啊?這貨明顯是趁火打劫。他缺兵器,幹嘛不向他領導反映?偏偏等你過來,大喊大叫?

”腦海中,楊應元灑然一笑:“天外飛魔,汝可知此一時彼一時之真意?此刻,但凡以命抵禦外辱者,皆老朽家兄弟也。些許外物,有何惜哉?”

九月初二,戰況依舊膠著。博洛陽也收了輕視之心。楊應元膽大心細,忽遣四名身手高明之俠士,趁夜摸黑出城,主動出擊。

四俠果然武藝高強,成功火燒連營。清傭兵毛焦皮爛者甚眾,而四俠則立下戰功,全身而退。

回返,楊應元下令每人奉銀一兩。但統籌軍餉之人卻只發錢六錢。四俠本淡泊名利,卻也被激怒,拂袖而去。

楊應元事後忙追問原委,方得知統籌之人並非有意剋扣。實乃圍城兩月,金錢所剩無多,但想節省而已。楊應元深知其情,仍揮淚處決。

另有典史陳悼明為人忠厚。見戰士辛勞,常落淚撫慰。巡視時,若見有義兵沉睡亦不惱,而以利害關係反覆開導之。

楊應元與陳悼明兩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坦誠待人;故深受愛戴,民眾至死不悔。

暨陽城戰況日久,清公司久攻不下,受損甚劇。但有一日,清公司陣營內卻興高采烈。原來暨陽城中,忽有父老數人帶著大筆銀兩出城乞降。

清公司起軍於塞外荒涼之地,苦寒已久,何曾見過這許多黃白之物?望著那一箱箱、一車車的金銀財寶,無不見錢眼開,樂的合不攏嘴。即使清公司的高管亦來了不少,生怕晚些便被旁人撈了大頭去。

乞降隊伍盡皆老朽。為首老者見再無新人來看珠寶,方才慢悠悠的道:“老朽年逾古稀,平常啥也不好,唯喜抽菸。”

有清高管手抓珍珠瑪瑙,毫不在意道:“抽啊,汝已棄暗投明,想幹嘛幹嘛,無人管得。”老人聞言,謙和點頭應是。遂點燃了菸袋鍋子。

“叭叭”有聲,將菸頭抽的火亮。之後,從容將菸袋鍋子往身後的大櫃子內一戳,點燃了藏著的火藥。

轟隆一聲,一個清公司總裁表兄弟、兩個總經理,外加圍攏好事的無數清傭兵,俱都坐土飛機上了天。為首老者加一併老人,全為主動請纓、出城殺敵的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