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正統四年元月十九,寧軍先鋒六萬人馬在甘銘的帶領下,一路殺出濟寧直撲東平腹地,勢不可擋。

幽都權漢良萬萬沒想到在冷到冰封河面的時刻蕭彧敢撕破聯盟,等到權漢良接到八百里加急信報的時候,東平諸郡縣全面失守,並且大寧鎮北大將軍出兵十一萬沿途收攏北陵敗軍,將他們編入投誠營,同時留任地方官吏繼續為官,東平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完全恢復民生,穩定了下來。

二月十一,天降大雪,原本有些回暖的天氣突變惡寒,滕寒親自押送糧草到大河南岸,因為雪勢過大,抵達先鋒大營的時候糧草折損將近三分之一,先鋒大營中的兵士一個個飢寒交迫,相互依偎著取暖,但士氣依然很盛。

“大將軍,難為你親自跑一趟,太難了!”甘銘鬍子拉碴的苦笑道。

滕寒也好不不到哪去,兩人都是南方人,知道北方寒冷,但沒想到會冷成這樣,滴水成冰,何況這已經二月了,滕寒凍的牙都打寒顫。

“我辛苦什麼,不過是送糧草罷了,你這邊才是最苦的,大河已凍住了,你還在等什麼?”滕寒對甘銘不過河的態度有些不解。

“在等訊號,陛下說讓我到了南岸以後等待北岸訊號才發起總攻。”甘銘也說不明白,他的先鋒大營在南岸紮營已經有四天了,對面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說完之後努了努嘴,滕寒順著方向看去,面露不解,只聽甘銘小聲說道:“兩日前,北衙指揮使徐煜親自到了我的營中,只讓我給他一頂營帳,連飯食都不吃我的。”

徐煜的名聲實在是太糟糕了,以他的功勞至少可以在陛下登基時封賞為縣公,但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對,最終給了個侯爵,他所到之處血流成河。

麒麟內衛兩衙中大家寧願與南衙文雋打交道也不願意粘上北衙,不過徐煜卻一點都不在乎,因為在大寧讓他在乎的人除了陛下就是死人,他已經想通了,什麼顧氏,家族都不重要,做好陛下的一把刀,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快刀才是最重要的,甚至不惜與顧曲風翻臉,正統元年以後兩人便再也沒有私人來往。

知道是徐煜,滕寒不禁皺起眉頭,壓低聲音說道:“什麼大事還值得他親自出面,先鋒營中都是精挑細選的忠貞之士,你多留意,自己的兄弟不能枉死在他的屠刀下。”

甘銘點點頭,端起一碗熱湯一飲而盡,而後覺得周身都舒服了,說道:“大將軍,您回去吧,您的任務比我重,九曲西邊的五州十七郡還需要您一點點打,這邊扛得住。”

滕寒也不是矯情的人,這幾年在徐州練兵屯兵,一直沒有機會得到展示,看看於慶武在東邊做的好事情,名聲大振不說,還得到了將士們的一致好評,雖說又丟失了一些地方,但說起來不怪他。

“行,我們明日一大早就回東平,等這一輪風雪過後,大軍會向西進發,我們兩軍就要分兵了,如同實在力有不逮可以退往東平,城內我讓人從徐州方向調集了大量了糧草,夠十萬大軍開銷半年的。”

“放心,大將軍,入秋前咱們會師濱州,怎麼樣?”甘銘豪氣的說道。

“哈哈哈!甘兄好氣魄,如你所願,秋收之前濱州相見!”滕寒同樣的中氣十足。

二月十三,權漢良的援兵剛進入九曲境內,噩耗便傳來了,歷城總督並兩個副都督以及四大將軍全部在各自府中遇刺身亡,有被殺的,有被下毒的,有被捂死的,死法不一,而後甘銘跨河突襲歷城,歷城僅存的一位副都督縱火燒城,本來就乾燥的天氣,大火瞬間燃起,不久整個歷城就如同一片火海。

經歷過不少大戰的甘銘見狀也是一驚,而後迅速穩住軍馬緩緩撤出城,順便將城中的百姓以及被困的兵士救走,而後將糧草盡數撥付給百姓以及一萬多降軍,隨後抽調五千精兵護送百姓過河到濟南鎮暫時安置,並快馬將歷城的事情報給東平的滕寒。

二月十六日金陵便收到了歷城被燒的戰報,蕭彧也不猶豫,當即下令在大河南岸以濟南鎮為中心,興建新城,歷城逃出來的百姓為工人參與興建城池,這樣一下子就解決了當前的困難,而後又從松江糧庫中徵調糧草送去。

二月十八日,大雪驟停,甘銘率降軍和兩萬騎兵轉向直撲東昌,至二十三日,東昌全境降,而後甘銘帶兵返回大河北岸,並在禹城駐紮修整。

三月十六日,氣溫回暖,趁著戰事在北邊僵持,立即揮師東進,三月二十七日拿下臨淄全境。

之後滕寒馬不停蹄的繼續東進,於四月底拿下膠東,徹底切斷高密、膠州和萊州與幽都的聯絡,而後滕寒屯兵在膠東一線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