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這東西從來都是騙人的,三仲聯盟終究還是在楚朝的手中打破了,楚朝在入冬的時刻毫不猶豫的向敬州動手了。

楚朝軍方第一人棠遠親自佈局,不到五天的時間就拿下了敬州全境,順便還吃掉了敬州兩萬守軍,這一行為遭到了洛辰和辰京的不滿和聲討,三仲聯盟崩塌的毫無預兆。

不過這對其他勢力來說是個好事情,尤其是金陵方面,蕭彧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就在棠遠拿下敬州的第二天,寧朝鎮南大將軍顧曲風悍然對閩越發起進攻,閩越守軍擅水戰,陸戰孱弱,而且閩越的開發與蕭彧不無關係,閩越的百姓對蕭彧更有好感一些。

在顧曲風陸路和蕭澤水路兩路夾擊之下,南平、寧德失守,豫章方面不得不將棠遠撤回,缺少能征善戰的武將一直是楚朝無奈的地方,棠遠和褚典已是豫章武將方面的領袖,若說還能拎出來一戰的,也就剩從成都逃亡的杜衡,杜氏本就是零陵豪族,杜衡受到蒙琰處罰之後就被逐出成都,在家聽參,適逢星潭內亂,零陵歸附豫章,杜氏一門受到仲柔蘭的優待,而後杜衡把握機會又有擁立之功,現在已是楚朝零陵郡侯,禁軍大統領,宿衛宮禁,非常得帝后的信任。

棠遠從敬州回援後立即進駐汀州、泰寧、邵武一線,而後派杜衡以福州節度使的身份駐防福州,防止寧軍南下。

就這樣辰京、豫章和金陵過了一個並不安定的新年。

新年伊始,各地均遭受到雪災,三陵還好,畢竟長期生活在北方已經習慣了寒冷,這可讓南方的人有些難以接受,遭受打擊最厲害的則是西府和楚朝。

好在蒙琰有先見之明,從去年秋收起西府就再也沒有發動過戰爭,存糧是富餘的,在三臺四堂六司的主持下並沒有發生大面積的逃荒,各地應急機制在西府成立後第一次啟動,雖說有些生澀,但總體來說是好的。

但對於豫章來說就沒那麼幸運了,在廬陵以南附近出現大量流民希望進入豫章討生活,楚朝皇帝崇啟親自出城安撫併發放賑災糧,時間一久,崇啟就病了,沒辦法,雪災不等人,皇后仲柔蘭主持國政,首先是吸收流民加強軍備,而後安置婦孺老弱對武夷山進行開墾種茶,補給生活,一切糧食均由黎川倉撥付,直至雪災結束。

相比較西府和楚朝,這次雪災做的最令稱讚卻是金陵方面,蕭彧不顧朝中大臣的反對,固執的將潁川所有的屯糧發往以吳縣至松江以南的受災地區,甚至對福州也不吝嗇,令寧朝名聲大躁的則是來自蕭彧的兩段話,一是對鎮北大將軍滕寒的批示:“中原士民不辜,不責其為誰,我皆有付之責,勿愛糧,我有銜過,則給之。”;第二段話來自於蕭彧對朝臣的講話:“此天之罰我也,多年矣。我不能一中國,天罪我不心,今天下罹其難,朕將當之責,不可以非吾民之所不忘,下民之所必視。”

兩段非常有水平的話讓寧朝成為最受好評的,蕭彧的聲譽更是直衝雲霄,作為被救助的一方,福州節度使杜衡先是接收了來自寧朝的好意,而後向豫章上表要求加強福州的防務,這一舉動得到了仲柔蘭的讚賞,隨即就同意了杜衡的要求,從青鸞軍中調了一萬五千勁卒到福州。

一直站在道德立場頂尖的成都對蕭彧的做法也有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蒙琰給予了高度的讚賞,而後對就加緊投入到對自己治下百姓的救助,雙方都是拯救百姓,蕭彧是無限度的給予,但縱觀下來很多人發現西府的救助才更加高效。

為了安撫百姓,西府連續做了三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尚書檯的公告,告訴所有人糧倉的儲糧夠用,不用擔心;第二個動作是雍王妃親自主持織錦,聘請織錦大家向婦女們教授,將往年存下的蠶絲盡數變成蜀錦,同時讓婦女們得到了一門手藝,這樣的結果是各大城池中用工數量大量增加;第三個動作就是雍王令,命令雪狼帥府在草原上圍獵,輸送到受災的地方救援,同時讓受災地區的軍士們將百姓荒掉的土地進行重新梳理,等到開春後百姓返鄉可以立即耕作。

三個動作都沒有大肆的宣傳,而西府百姓的心裡卻是安定許多,得到的回報就是各地的徵兵處天天爆滿,以致於大都督府下令三十抽一,即便如此,西府一個冬天的徵兵就重新恢復到襄陽之戰前的水平。

“陛下,西府趁機加強了戰力,舒城郡公來報潢川、蔡州一線成都方面增兵至五萬有餘。”陳卓小心翼翼的對蕭彧稟報。

蕭彧得知西府的一系列操作後,臉色就一直陰沉,自己的聲譽還是抵不過西府的實惠,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實力越發的強大,蒙琰麾下的邊防兵力已超七十萬,再加上各地三十萬的屯田治安兵士,已經達到恐怖的百萬之眾,同時西府的商業體系已經與寧朝並駕齊驅,甚至有超過的勢頭,這樣一來寧朝的優勢在西府面前幾乎是蕩然無存。

“告訴於慶武和蕭寒,開春後南下的計劃暫時停止,等待朝廷新的詔令,”說著說著目光越發的凌厲,直視著陳卓說道:“今年增加恩科,告訴你父親不要再獨善其身了,出來做事吧,開科的事情讓他來做。”

“臣遵旨。”陳卓在這冬日裡也是一身冷汗。

蕭彧對他是不滿的,身為國戚,又是政事堂參知政事,位高權重卻不能為朝廷分憂,看著西府一天天坐大,實在是廢物一個。

陳卓走後,蕭彧讓人將御林軍大將軍甘銘喚了過來,甘銘這些年一直很是低調,尤其是“秦淮血夜”之後甘銘幾乎就消失在眾人眼前,若不是頂著一個御林軍大將軍和松江郡公的名頭,很多人都快忘了他了。

甘銘低調但不代表他會沉淪下去,這種關鍵時刻蕭彧還是要啟用他來做大事,只見甘銘虎步前行走進大殿。

“陛下,臣甘銘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