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大一統·老將彌堅(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有什麼事情會是一帆風順的,大宣中華元年的最後幾天一系列的麻煩就找上了宣軍,大宣秦王蒙煥派出去的人還在和絳州談判的時候,絳州軍集體動亂,扣押了大宣使者,絳州守將直接被斬首了,同一天蒲州守將王韜宣佈蒲州、絳州歸降大寧,並且將兩州民冊、兵冊全部送到太原。
蒙煥一時間來不及反應,只得收攏軍隊退到沁陽,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王韜宣佈歸附大寧的同時濮陽的寧軍在於慶武的指揮下一夜之間佔領林州全境,而當時龍庭飛的兵馬剛剛抵達淇縣,龍庭飛得知訊息後立即通報了霍幼疾。
可他哪裡知道霍幼疾的日子也不好過,於慶武將兵馬分成三撥,也不大規模進攻,只是修築軍事,想要將霍幼疾陷入包圍之中,霍幼疾不得以只能緩緩後退,龍庭飛的通報到了以後霍幼疾滿腦子都成漿糊了,於是他做出了他這一生唯一的一次錯誤決斷。
霍幼疾命令龍庭飛固守淇縣,同時將自己的兵馬退到內黃,他的本意是保證開封不失,若是換了別的將領或許就此打住了,可惜他面對的是於慶武,是大寧首屈一指的武將,霍幼疾不知道他將面臨最艱難的時刻。
原本只要大家不互相動作還是能保持現狀的,可惜的是王韜舉動惹惱了鍾柏,鍾柏帶著晉南兵馬私自出兵絳州,而蒙煥卻沒有阻攔,這就給了大寧機會,金陵蕭彧得知大寧主動進攻絳州,立即單方面宣佈與大宣開戰,理由是大宣兵馬不顧約定犯境,這是大宣第一次不在輿論上佔優勢。
蒙琰率著親征的兵馬還未到達夷陵的時候皇后的車駕就追了上來,蒙琰看到顧清風的車駕過來滿臉的不高興,但是顧清風張嘴把晉南、開封的事情說出來之後,蒙琰顧不得生氣了,趕緊的快馬進了夷陵城。
“霍幼疾瘋了還是老十一瘋了?!他們兩個這是要做什麼?!”蒙琰少有的生氣。
顧清風保持冷靜安撫道:“陛下,現在不是責怪他們的時候,這些年他們在戰場上順風順水慣了,老十一大意了,他以為已經朝廷已經做了與大寧開戰的準備,霍幼疾怕是忘了或許他是不知道於慶武的可怕,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保住開封的安全。”一邊說著一邊將蒙琰按在椅子上。
蒙琰剛想起身大罵,而顧清風的手已經按在他的太陽穴上了,一絲涼意直接竄進腦子裡,頓時就清醒了許多,略作思索了一下說道:“救晉南還是救開封,這是我這結拜大哥給我出的題啊!”
“不錯,蕭彧難得佔你一回便宜肯定不會放過你,這樣的情況您打算怎麼選擇?”顧清風細聲問道。
“選擇?我蒙琰一生從未放棄過任何兄弟,不管是晉南還是開封我都要救!”蒙琰嚴肅的說道。
顧清風放下手,拉了一個凳子直接坐到蒙琰面前拉起他的手說道:“陛下,鍾柏出兵已經招惹的權熙,權熙原本是可以和我們和平相處的,但是鍾柏的冒進讓情況改變了,您若是保晉南,西京甘銘會立即南下漢中,屆時漢中該怎麼辦?”
顧清風的一席話讓蒙琰發現自己這次徹底陷入了蕭彧的陷阱中,顧清風分析的很對,現在自己是弱勢,如果死保晉南、開封,那麼漢中就危險了,這個險是萬萬不能冒的,相對較開封、晉南來說漢中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語,拿開封和晉南換漢中不值得。
但是一時間又想不出來什麼好辦法,很是煩惱,顧清風見狀接著說道:“七郎,現在洛辰屯集了大量的兵馬,這時候應該先做好分配才是,我們現在從夷陵出發不管去哪裡時間上都很緊迫,蕭彧和於慶武打了一手好牌。”
蒙琰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耽擱,起身走到山河地理圖前看著局勢,蒙煥必須要趕回漢中,而鍾柏絕不是權熙的對手,即便讓沐易去晉南主持也對抗不了權熙,而開封這邊因為霍幼疾的退卻讓於慶武得到了先機,內黃失守就在眼前,原本進攻的態勢很有可能變成“開封保衛戰”。
直到掌燈時分蒙琰才做出決斷,自己率大軍直奔開封,抵擋來自於慶武的壓力,顧清風率一部兵馬前去洛辰,主持洛辰、晉南軍政,沁陽的蒙煥必須在上元節前趕回漢中主持軍務,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蕭彧的手段何時變得如此乾脆利落。
除夕夜的大名城燈火輝煌,大名城頭上蕭彧白龍魚服的看著城中景象很是得意,仲柔蘭的計謀加上於慶武的個人能力,再加上自己的支援,這次終於讓蒙琰栽了跟頭了,他們盤算過,這次至少能拿下晉南餘下的三州,當然如果蒙琰頭腦發熱的話,開封或是漢中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扶風郡公送來訊息,說是已經準備好了。”陰影出閃出來一人稟報道。
“告訴甘銘,讓他們好好過年,上元節之後進兵漢中,沒有要求,只要讓漢中的宣軍不能向西救援即可。”蕭彧信心十足的說道,在他眼裡漢中雖然重要,但也不是非要拿下不可,畢竟漢中的宣軍都是善戰之兵。
那人剛走,蕭彧又接著幽幽的說道:“讓滕寒也別閒著,調動點兵馬過來給晉南和開封一些壓力。”說完之後蕭彧再次面向大名城內,他想好好欣賞一下這河北的名城。
除夕夜的於慶武心情不算太好,與眾將用過年夜飯後就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回了自己的營帳,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不習慣住在房間裡,反而是營帳更讓他踏實些。
於慶武今年五十二歲,半生戎馬,他知道私下裡大家都稱他是大寧的“救火統領”,每逢大戰不管開始用不用他,最終收尾的總是他,因此蕭彧對他的信任超過了所有人,甚至連太子蕭寧在一次醉酒後都說過:“穎國公人品、能力是我朝楷模,父皇對他的信任讓孤很是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