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這樣於慶武總是在寧、宣前線疲於奔命,對於這次和大宣開戰他本是不願意的,但是陛下堅持自己也只能接受,好在宣軍這次糊塗了,對於霍幼疾的囂張他原本是打算躲著的,但他發現宣軍戰線拉的很長,他當即決斷硬碰硬,沒想到的是晉南出事了,搞得霍幼疾投鼠忌器做出了退兵的決定,如果霍幼疾選擇向杞城退,他也只能步步前進,但沒想到的這霍幼疾竟然選擇退往內黃。

內黃在開封正東,霍幼疾或許是想協同龍庭飛共同進軍林州,但是他忘了杞城是開封的東南的門戶,更是許昌的東大門,過了杞城到許昌便是一往無前了,毫無屏障可言。

於慶武把一個火盆拖到自己的面前烤著,太冷了,今天是除夕,他打發了所有人去吃年夜飯,他知道過了今天不曉得有多少人會丟掉性命。

一陣急促的咳嗽聲把於慶武從雜想中拖回現實,他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突然他僵住了,背後的刀傷又復發了,緩了好一會兒,直到頭上微微冒汗才放鬆下來,自嘲而又無奈的搖搖頭看著桌案上的情報。

直到新年的炮竹聲響起他才再次起身,而後喊道:“來人!讓探馬軍司到大帳集合!”

不多時,所有的探馬首領都集中在於慶武的大帳中,於慶武環顧眾人有些無奈的說道:“新年剛至本將軍也不想掃了各位的興致,但是機會不等人,還要勞煩你們務必在明日午後將軍令送達各軍!”

探馬首領都拱手稱是,軍令大於天,作為大將軍能有這樣的態度已是他們的榮幸,不過一刻鐘的時間於慶武就將所有的軍令發了出去,同時也讓侍衛為他穿甲,不是他矯情實在是手臂不能大動作,陛下在大名,老夥計滕寒也在附近,他覺得是時候去和大宣那位青年才俊霍幼疾碰一碰了。

大年初一午後於慶武率部抵達內黃外圍,他要把霍幼疾鎖在這,不能讓他有救援杞城的可能性,一點機會也不能給,他太瞭解宣軍了,一旦讓他們反應過來局勢瞬時就能扭轉。

霍幼疾滿心的還在琢磨著怎麼北上的事情突然發現自己出不去了,新年的第一天城外站滿了寧軍,為首的人金盔金甲,鬍鬚發白,不是別人正是於慶武。

霍幼疾不是一個軟弱的人,立即領兵到城外迎敵,於慶武目光凌厲,只是一抬手所有的寧軍就向霍幼疾撲上來,半天的廝殺,宣軍雖然強悍,但架不住寧軍勢大,日落時分,身上十餘處刀傷的霍幼疾被親衛拼死救回了城內。

於慶武沒有收兵,而是讓兵士架起火盆,點燃火把,挑燈夜戰,內黃城頭的上的宣軍盡力的拼殺,霍幼疾只是簡單處理了傷口又披甲上陣了,直到這一刻他才發現從他做出撤軍決定的那一刻起,事情就不在他的掌握中的,主動權現在在於慶武這個老匹夫手中。

一夜的血戰直到黎明,於慶武才緩緩收兵,霍幼疾環顧城頭上沒有一個不掛彩的兵士,霍幼疾頓時覺得喉頭一甜,口腔中充滿了血,他盡力的將血咽回去,他不能倒,但內黃守不住了,如果再不走,自己這些人恐怕要全部喪命於此了。

於慶武正在用早飯的時候部將欣喜來報霍幼疾棄城了,於慶武眉頭一挑,心道:“霍幼疾這小子可以,知進退。”轉念一想心裡又沉了下來,若是大寧年輕將領中有霍幼疾這樣的人也不至於自己當這個“救火統領”。

他擱下筷子,冷冷的說道:“很高興嗎?抓不住霍幼疾拿下內黃有什麼意義!整兵!追擊!”

霍幼疾帶著殘兵一路退一路打,在開封城外三十里幸虧遇到靳輔的援兵,兩軍匯合後才穩住陣型,讓他們意外的是經過一番探查才發現於慶武並不在追擊的寧軍中。

霍幼疾陷入沉思,突然大叫不好,抓著靳輔的鎧甲說道:“杞城!於慶武的目標是杞城!”

霍幼疾顧不上許多帶著兵馬向杞城方向快速前進,一天的奔波終於到了杞城,但杞城城頭上早就搖擺著寧軍戰旗,霍幼疾再也扛不住了一頭栽在馬下。

霍幼疾再醒來的時候才發現許久未見的陛下就在自己的床邊,霍幼疾急忙爬起來跪下道:“臣敗了!請陛下治罪!”

蒙琰沒有發火,不是他不重視,而是他已經預料到結局了,淡淡的說道:“好了就滾起來,敗不可怕,拿回來才重要!”

“陛下!許昌!”

“哼,於慶武沒那麼傻,他停在朱仙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