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偷偷問謝蘭花,說劉婉在家裡怎麼樣?是不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

謝蘭花趕緊為劉婉正名。

她說婆婆平素對兩個兒媳婦並沒有太大的苛求,雖說現在主要是她做早飯,但劉婉也會搶著做其它活,而晚飯基本上都是劉婉自己包了。

她們不知道,畢竟劉婉也要完成高階美食家100道家常菜的任務。

之前系統已經認證過50道菜了,現在又要增加100道菜,對劉婉來說,每道菜都要想禿頭。

所幸的是,每一道菜只要做了適當的變化,系統都會認可了,比如說紅燒變清蒸,油燜變蒜香,只要口味不同,系統都認可是一道新的家常美食。

如若不是這樣,劉婉肯定會被這100道新菜式為難死。

見女兒過得幸福,趙氏也就放心了,對這門親事更是格外滿意。

最主要的是,女兒夫家就在本村,近得很,想女兒了,挪幾步就能見到她,時不時還能叫她回家吃頓飯。

劉婉對於謝蘭花和孃家的經常走動,並沒有象有些婆婆那樣持強烈的反對態度,相反,她還鼓勵謝蘭花要經常回孃家走走,免得在家裡悶了。

倒是謝蘭花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有了空閒的時間,除了幫劉婉菂花弄草,做美食,腦子裡浮出了一個想法:她要學書法。

這是她以前從沒做過的事情,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強烈地佔據了她的內心。

若是要練書法,就要耗費大量的筆墨紙硯,謝蘭花沒有買過文房四寶,自是不知道它貴得嚇人的價格,要不然,她也不敢向劉婉提這種要求。

王敬在邊上聽到媳婦這麼說,嚇了一跳,他知道買筆墨紙硯開銷很大,正想找個機會提醒謝蘭花。

但劉婉卻很欣喜,一口應承了下來。

一個女人最終會成為母親,母親就是孩子的楷模,學習的物件,如果一個女人有學識有涵養,那給下一代帶來的正面影響是無窮的。

所以劉婉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媳婦成為有文化的人,能給孫輩好的影響。

轉天,劉婉從鎮上回來,就帶了一個大箱子,說是有禮物給謝蘭花。

謝蘭花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麼。

等王孝和王敬把沉重的箱子抬到廳裡,開啟一看,謝蘭花才知道,是滿滿一箱寫字的宣紙,還有一套新的文房四寶。

雖然不知道這些東西要花多少銀子,但謝蘭花再傻,再不懂行情也能猜到,這一箱得花不少錢。

她感動得要命,對劉婉不好意思地說:

“娘,你怎麼買這麼多?我可以用毛筆蘸水,先在石板上練字。”

“傻孩子,那哪練得明白啊?

瞧,這是字帖,你跟著練吧,一筆一劃,寫得清清楚楚,只要堅持,就會有成就。”

劉婉拿出剛買的字帖給謝蘭花。

謝蘭花沒想到劉婉什麼都想好了,連字貼都給她備下了,感動得一塌糊塗,覺得自己嫁進王家,真是掉進了福窩裡。

親爹孃生她養她,恩重如山,劉婉重塑她,給她成長的機會,恩情也不比親生爹孃少。

吳慧看到這一幕,卻沒有吃醋的意思。

她現在已經很明白劉婉的心思,就是根據每個人的喜好,興趣,特長,鼓勵大家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吳慧自己的興趣不在於讀書寫字,她識字,只是為了不和相公拉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