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有嫁錯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家裡年紀最小的王憐,都識了300多字了,這個程度已經堪比王里正了,再繼續下去,王憐怕是要成為村裡的“女秀才”了。
謝蘭花慢慢才明白了,劉婉說的不用砍柴割草,還有其他很多事可以做的意義。
現在她還看不出自己特別喜歡什麼,但是想識字的願望挺強烈的。
她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王憐那樣,能夠看懂話本。
劉婉每天課程結束時講的故事,更是讓她有眼界大開之感。
謝蘭花覺得,自己嫁到王家真是嫁對了,王敬是個好夫君,王家的家庭氛圍也讓她心悅之。
成親後,王敬的工匠坊再次擴大了規模,一次性向村裡招收20名的學徒。
沒辦法,王敬接的活越來越多了,原本10來名夥計根本已經不夠用了。
“吃南北”開業後,谷口鎮上好些人喜歡“吃南北”的裝修風格,打聽後,知道是王敬做的,於是都點名讓王敬來裝修。
王敬萬萬沒想到,裝修也能成為他一門賺錢的生意。
有錢不賺是王八蛋,自然要接活啦。
所以,加上原來要做的算盤,水輪車,村民的傢俱訂單,再加上裝修的木料件,原來的人手根本就忙不過來,只能繼續招收大量的學徒。
在王敬的工匠坊裡當學徒,每天現在能有30文錢的穩定收入,還能夠學到手藝,大家都眼巴巴地想找王敬學手藝。
只是之前王敬一直甚少再招人。
一聽到王敬要招學徒的訊息,村裡的年輕人們都騷動起來了,第一時間跑來報名。
有人害怕報不上名,還帶著家裡的長輩來找劉婉,試圖透過拉關係、攀親戚來爭一個名額。
在鄉下哪有什麼賺錢的出路呢?
除了種田,上山砍柴,賣點糧食,地裡種的菜,雞蛋,根本就沒有其它賺錢的門道。
村民一年中能攢下的一筆最大的收入,就是殺那頭養了一年的豬。
所以,王敬這裡,一天能穩賺30文錢,還準時足額髮放,一年四季能上工,這活計,比什麼都好。
一時間,村裡人都帶著自家的崽,差點沒把王家的門檻踏平,就連謝鐵頭因為是王敬的老丈人,也接到了好多人的託請。
如此一來,報名的人數超過了40人,王敬一時也難以委決。
招工成了他的煩惱,都是沾親帶故的鄉里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若是都招了,他一時半會吃不下這麼多人。
但是招這個,不招那個,肯定又得罪人。
如果閉著眼睛,把沾親帶故的招進來,有的人素質不行,不好用,進來就是混日子,於他也是損失。
最後,王敬只能愁眉苦臉地去找劉婉。
劉婉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小地方的壞處就是大家都認識,私底下也不知道有沒有沾親帶故的,得罪一個人,可能暗中就得罪一大片人了。
劉婉想了好久,終於想出了個主意,對王敬道:
“不如這樣,你出三道做木工活的題考他們,給他們評分,誰的木工活做得好,分數加起來前二十名的就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