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有嫁錯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評分的人,也不用你親自上陣,請王里正和村裡兩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一起評分就行。
憑分數入選,這是最公平也是最不得罪人的辦法。”
王敬聽得眼睛一亮,立即明白這做法的好處,如此一來才不會輕易得罪人,他高興地道:
“娘,還是你有主意。”
盤恆幾天的難題得解,王敬頓時鬆了口氣。
劉婉倒沒有多得瑟,這是後市的經驗,考公務員嘛,用的就是這一招,信手拈來,很簡單的事情。
王敬得了劉婉的計策,便去邀請了王里正,還有村裡兩名受人尊敬的族老,共同成立了評判團。
評判團這名字也是劉婉起的,由評判團來評分,最後一錘定音,當場錄取20名學徒。
如此一來,壓力就轉到了王里正和兩位族老的身上。
王敬給的考題共三題,都緊扣木工的基本活計。
第一題是:鋸一塊5厘米長的木頭,要求能按墨線彈出的直線鋸開,鋸得越直,評分就越高
第二道題是:在一塊木頭上鑿一個四方形的孔洞,同樣也用墨線彈好了四方形,誰鑿得越方正,得分越高;
最後一題是:用斧子削一塊木契。
木契在木匠活裡很重要,當兩塊木頭需要拼接起來的時候,拼孔總會有一些縫隙,不嚴實,這時就需要木契前來強力介入固定。
好的木匠揮起斧頭來,簡直像飛舞菜刀一般,能輕鬆把一塊木頭削成一塊精準的木契,起到固定的作用。
這三道題看似簡單,但都是木匠的基本功,對於木匠來說,很容易。
但對於從沒幹過木匠活的年輕人來講並不容易。
他們實際動起手來才發覺,原來做木工活並不像他們想的那麼簡單。
拿斧子砍,拿鋸子鋸,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兒。
大多數來選拔的人是第一次用鋸木頭,鋸子不聽控制,根本鋸不成一條直線。
至於鑿四方孔洞的,很多人不懂運力,一鑿子下去,直接把木頭給鑿裂了。
一上手,大家就明白,這活和他們想象的不一樣,一天30文錢不好賺。
最終,王里正主導的評判團評出了40人的分數,積分前20名的順利入選。
大家也心服口服,覺得這樣招人的方式挺有意思,也挺公平的,並沒有人因此對王敬產生抱怨和不滿。
還有些小夥子藉著這一次評判,發現自己實力不濟,甚至發現自己對做木工活不感興趣,也就不擠破頭去爭了。
如此一來,收效甚好,大家皆大歡喜。
而甄選出來的20人雖然都沒有木工基礎,但相對來講,成績靠前,肯定都有一定的天賦和興趣,王敬教他們時,感覺輕鬆了許多,他們對木工活上手也很快。
謝蘭花嫁到王家之後,目睹這些場面,覺得在王家生活得十分有趣,和以前每天在家裡打豬草、上山砍柴、三點一線的枯燥生活不一樣。
趙氏見女兒嫁到王家之後,面色紅潤,兩眼有神,也很欣慰,看來女兒沒有嫁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