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隨著自己佔領地的增加,根據新設立郡縣的需要逐步抽掉一些三齊的官員來東海,而不是將三齊的官員一股腦的抽調過來,這樣就會有一個平穩的過渡時期。

第一批被王澤看中的文官第一個就是以前山寨的老軍師呂文,這也算得上是看著自己長大的長輩,另外一個則是蕭敬這個早就被王澤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前南梁貴族,其他的還有十幾名在三齊擔任一般文吏的官員。

倒也不是王澤不想把濮陽勳和劉忻兩人也要過來,可是這兩人目前算得上是王澤老爹王勇的左膀右臂,是整個三齊的頂樑柱,要是把他們要過來恐怕王勇那裡就要出大問題了。

對於王澤要自己來東海任職,呂文、蕭敬兩人也沒有任何反對,王勇更是對此大力支援,畢竟原來佔據的三齊之地丟失大半,剩下的地盤也不需要這麼多的刺史、郡守。

在今年夏天時,考慮到如今自己地盤也只剩下兩個州,王勇乾脆將膠州和光州兩個州制廢除,原來的高密郡、長廣郡、東萊郡全部成為直屬郡,膠州改為諸城郡,而原來的膠州港則是獨立出來成為膠州郡。

最後王勇還把原屬於長廣郡的原牟平、威海、成山三處大營獨立出來,單獨設立了一個威海郡,這樣王勇手中的地盤就從原來的六個州變成了六個郡,各自委派了一些官員管理。

地方上改制後,王勇在劉忻的協助下對夏公府內的制度也進行了更改,原來擔任光州刺史的朱睿也被調入府內管理全部的農業生產,劉忻則是總管政務,濮陽勳作為劉忻的副手。

呂文被救回來之後一直呆在長廣郡修養,而蕭敬就有些閒的無聊,雖然之前膠州沒有丟失,可是在膠州之戰時,當地的百姓幾乎全部被王澤遷移到東海,留在當地的百姓非常少。

等到膠州被王勇廢除了州制改成了諸城郡後,這裡的百姓也只有幾萬名剛剛從附近遷移來的流民,蕭敬覺得在這裡待著也無趣,也答應了王澤的請求,另外蕭敬比較怕這個小侯爺,生怕自己不去被王澤找到機會再收拾自己一頓。

就在昨天晚上,在三齊之地閒了許久的呂文、蕭敬乘坐王澤特意派去迎接他們的快船終於趕到了長州。

身體有些虛弱的呂文因為不能太過操勞,因此擔任了夏郡的郡守,這裡自從今年夏天被鄭魁發起“清鄉運動”後,本地的倭人早已經被清理一空,所以不用太過擔心人身安危。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因為王澤一方佔領開發的時間太短,加上這裡少有平原多是山地,因此容納不下太多的人口,導致移民數量很少,經濟發展也有很大的難度。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裡目前有燕老大在這裡開展的蠶桑發展計劃,一年來整個夏渡島上多了數萬畝桑田,許多漢民開始專業養蠶,連繅絲場都開辦了四五家,也讓許多移民開始覺得這裡有些奔頭,沒有和長州等地的百姓一樣紛紛離開。

另外夏渡島的南面就是浩瀚的大洋,近海處有許多漁場,也非常適合捕魚開設魚肉加工坊,這也是一項很有前途的事業,至於金礦、銀礦、甚至是銅礦目前都還沒有在夏渡島上發現多少,讓呂文稍稍有些失望。

相對於呂文要去的夏渡郡,蕭敬所在的湖郡就多了很多不安定因素,因為新設立的湖郡轄地哪怕經過反覆的清剿依然有少數倭人殘留,這些人對漢人的仇視可以說是無以復加。

時不時的就要襲擊漢民的村寨,哪怕這些倭人襲擊後自己死的人比漢人的數量還要多,這些情況讓湖州成為目前王澤治下最具危險性的郡,更不要說還有紀伊半島上殘存的近十萬名倭人,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幸好蕭敬身邊的侍衛長王瑞武藝高強,雖然戰陣上顯不出來,但是在混戰方面卻是高手,對此蕭敬對自己成為湖郡的郡守也不反對。

對於兩人從原來的州刺史變成了郡守王澤也是抱歉,不過本來中原的州和東海的郡的地盤大小也差不到哪裡去,唯一就是人口差得多,再等上幾年東海這些郡都發展起來,比當初三齊之地的州還要有前途。

王澤看著眼前的呂文、蕭敬道:“大郎也知道這兩郡初立,會有許多麻煩事,可是還是要麻煩兩位長輩了!”

呂文一臉笑意,當初在山寨時無論如何他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一天,一個狗頭軍師竟然成了一個國家的封疆大吏,雖然這個國家一切都還在草創期間,而且偏居海外,可是呂文依然很滿足了。

至於蕭敬可不敢受王澤的大禮,他有些慌張到回禮道:“既然是小侯爺的吩咐,在下又豈能不認真辦事?只是如今湖郡依然有十餘萬倭人,恐怕要多派出兵馬將其剿滅才是善事呀!”

看呂文、王澤都看著自己,蕭敬繼續道:“如今東海我方已經是佔據絕對優勢,湖郡的大湖以西需要儘快將殘存的倭人全部剿滅,這裡以後就是我們的心腹重地,而大湖以北一直到鯨島的長州島北部則最好採用步步為營,分割包圍的策略!”

王澤點點頭贊同道:“蕭先生所言頗合我意,我正是要將北部的所有平原和沿海的低緩丘陵全部佔據,這樣在海路上既可以與更北面的鯨島和庫頁島連成一體,還可以對長州島北部的這些據點形成支援!至於湖郡的倭人蕭先生還是放心吧,那裡有姜川帶著數萬大軍正進行清剿呢,估計明年就可以解決那裡的全部倭人!”

其實不用蕭敬說王澤一直也是這麼做的,等平馬川(關東平原)和台州平原(仙台)全部佔領後,這裡就是王澤在北部統治的兩個中心點,以這裡為中心對已經躲入山裡的倭人和蝦夷人進行輪戰,以此來鍛鍊各地的民兵。

不然大家都安安穩穩過日子的話,早晚又會成為別人的刀下鬼,中國自古以來便是經歷了戰亂才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太平日子過久了就一個個成了綿羊,孟子的生於憂慮,死於安樂實在是精誠之言。

等呂文、蕭敬離去,后王澤又接見了早就等急了的李介,他對李介笑道:“今天卻剛想找李道長呢,想不到就看到李道長已經排上了名帖,恐怕讓道長等急了吧!”

對王澤的客套話李介當然不會說自己等太久了,他也是笑道:“卻是正好在管郡守房中品了壺好茶!”

“哈哈,我這裡也是有好茶的!”說著王澤便給李介也倒上一杯清茶,口中隨意問道,“不知道李道長來我這裡有什麼事情?”

李介發現王澤倒的茶與剛才自己在管禹晤那裡喝的茶有很大區別,王澤不喜歡這時候喝茶的方式,裡面加了薑末、胡攪、鹽巴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時候喝茶叫做茶湯,而王澤的茶水就是後世的清茶了。

其實對於王澤喝茶的方式李介也是非常喜歡的,道門人士為了養生甚至連肉都不怎麼吃,一向都是以清淡為主。

聽王澤問自己,李介當即答道:“如今小侯爺開疆拓土功業無雙,現在更是拓地數千裡,家師的意思是將東海分成兩塊,由我二師兄周成來主持長州島北部一直到鯨島和庫頁島的教門事物,因此讓我特地來徵求小侯爺的意思!”

“這是好事嘛!”王澤想了想,“原來周道長負責的是青州以西數州的教務,如今這裡已經被齊國奪回,他在膠州也沒事情做,乾脆來東海吧!”

對於周成這個老道士竟然娶了自己的雪瑩姐姐王澤很是憤憤不平,不過既然程雪瑩喜歡自己也沒辦法,而且很久也沒有見到程雪瑩,王澤也很是想念,另外教門事務也不可託於一人之手,周成來了也是件好事。

“對了,我要在軍中增加隨軍道士的編制,這些要佔據道門的一些人數,我先知會你一聲!”王澤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這個問題王澤也跟太清道人劉清曾經談過,對此劉清則是抱著贊同的意見。

王澤覺得派出隨軍道士的做法要普及一下,目前東海的步軍除了姜川所部有一些擔任隨軍大夫的道士外,其他的馬軍和步軍都沒有隨軍道士。

倒是水軍因為長期海上航行容易出問題,目前幾乎所有的水軍都配備了隨軍道士,這些道士們除了擔任醫官之外,還要對水兵的心裡做一些健康輔導,目前各支水軍的反饋效果還不錯。

送走了李介王澤又開始接見從秦津趕來的卓然,不管怎麼說事情總是雜亂無比,不知不覺間王澤就迎來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