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的周正言此時才默唸儒門浩然之氣修行法決,定睛仔細一看心裡頓時更加沒底氣了……這,這根本看不清楚啊!這這個人就好像是渾然一體的一團正氣一般自然而然,從未見過!

周正言整肅衣冠恭恭敬敬的躬身施禮:「原來真是我儒家的前輩,周正言這廂有禮了!前輩,可是為了保住我儒門西鎮道統而來?前輩……那天瀾谷實在是……」

李秀才抬起手:「打住打住!不說了。我可不是為了澠池書院和那些人掰手腕來的,幾百上千年了……爭來鬥去的有意思嗎?再者說了,沒了那顆石頭澠池書院就不是澠池書院了?」

周正言愣了一下面露失望之色。

李秀才卻接著說道:「沒了一顆石頭澠池書院就不是儒家書院了?要是沒了澠池書院呢?你們就不是儒生弟子了?」

李秀才走進涼亭坐了下來,呂不煩乖乖的跟在他的身後。

李秀才又看著周正言說道:「難道沒了儒家子弟,天下人就再不講道理了不成?」精華書閣

「可,可如今……天下不講道理的人有多少?儒家沒落,我輩更應該奮起直追守護先賢留下的道理……」

「對啊!此乃大善……道理,身體力行方是根本!你守著一顆石頭就是道理了?守著一座書院就是道理了?」

周正言似乎明白了點什麼,若有所思的沉默下來……

呂不煩傳音問道:「李先生,這大道理真的是撼動人心……儒家,應該用身體力行的道理去傳承先賢的理念,此是入世之道!」

李秀才傳音回答道:「唉,我其實是真的不想摻和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煩死了,爭了幾百年、煩了,沒意思……」

呂不煩一陣無語,對周正言深表同情。

幾個白鬚老者簇擁著一個精神矍鑠眼神堅毅的枯瘦老者快步而來,枯瘦老者一見李秀才就是一愣,然後擦了一下眼角的老淚躬身施禮:「弟子方曉峰見過李師叔祖……師叔祖,您可算是回來了!我當年就跟老師說過,憑我自己……怕是守不住澠池書院,天可憐見聖人開眼!今日我澠池書院有救了……」

幾個白髮老儒一個個老淚縱橫施禮哀求,一齊請李秀才出手保下書院。

李秀才嘆息一聲:「聖人言,明理則尊道!可天下大道何止三千,儒家有今日景象又何嘗不是因為我等數百年來離那塵世市井越來越遠?仙道當空我輩避之可否?仙道臨朝霸野,我輩扶助市井百姓可否?他要窮搜天下,就把天下的奇珍全部拱手相讓……變通,天行健君子當知變通!」

李秀才指了指旁邊做武夫打扮的少年:「你們看看他,市井出身的苦少年,兩界山裡活得、江湖門派裡活得,仙門宗堂之上也能活得!武夫做得,修士也做得!可心底那一絲良善和正氣卻未曾丟……你們呢?整日抱著一堆故紙竹簡就知道聖人言聖人遺留……大道三千隻一條路不成?」

一席話,如黃鐘大呂一般振聾發聵!枯瘦老者痴呆半晌還是有些心結無法開啟……

「師叔祖,那……那先賢遺留之物就如此拱手相讓不成?我澠池書院抱殘守缺百年,再退……道統不存!弟子們又該何去何從?」

呂不煩聽得實在是難受,指了指旁邊發呆的周正言道:「諸位夫子,晚輩來書院之前曾經見過周正言夫子的妹婿……一個重情重義的讀書人!雖受欺壓立身貧寒,混跡市井為貧民寫書信狀紙為生……可一個卑微的茶館小二卻肯為他出頭得罪有錢有勢的客人,為他暗中鳴不平!這也是功德,是道理啊!」

周正言點了點頭:「祖師,我知道了!儒家的學問和道理,在經典在書院!也在天下市井,在朝堂在山野也在天下人心之間……」

李秀才笑著點了點頭:「孺子可教也!」

澠池書院的老山長方曉峰與幾名長老對視一眼,嘆息一聲……「謹遵師叔祖的教導,我等撤去護山大陣,讓那天瀾谷自猖狂去而已!」

李秀才點了點頭:「既然爭不過,那就不爭!我們儒家弟子就應該把道理種到天下人的心裡面去,該回家的回家……該去俗世謀生的就去謀生,該娶媳婦的就去物色好女子!只要心裡存著儒家的道理,走到哪裡都會種下善緣善因、道理不絕,將來儒家定會有復興的一天!」

老山長方曉峰帶著一眾澠池書院弟子躬身施禮:「謹遵師叔祖教誨!弟子們明白了。」

李秀才微笑著說道:「等什麼時候你們不再說自己明白了,就是真的明白了。」

為您提供大神炎三齊的《鎮守天幕的劍仙》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163章 再見李夫子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