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再見李夫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座樸素的涼亭,周夫子正身而坐,復又起身對著呂不煩躬身一禮……
呂不煩趕緊起來回禮,周正言感慨道:「想不到這麼多年了,昭老門主還對先父念念不忘……當年的血雨腥風千里護送在下至今都未忘記,世間忠義之士莫過於此!」
呂不煩道:「老門主如今修為已廢,不過卻也因此得以安享晚年。」
「振武門,揚威門、金槍會……幾十位仁人義士,三十年了……在吾心中一日不曾忘卻。」
呂不煩點頭問道:「周小姐和令妹婿,到底怎麼回事?」
周正言神色黯然道:「一年前,有華陰縣令召見我那妹婿,言語間要他上山勸說我幫天瀾谷購得那正氣碑,我那妹婿雖然不是書院弟子,卻也是個真正的讀書人!哪裡肯為他們做此事?結果一夥兒潑皮破落戶就日日騷擾,我那妹子妹婿不肯讓我知道這些事情只是默默忍受……怕是被他們給害了。」
呂不煩聞言道:「先生,那天瀾谷除了那個七境門主可還有別的手段?」
周正言看著呂不煩說道:「呂俠士,此事牽扯很多……可不單單是一塊石碑的緣故,前任鎮守仙尊不喜儒家、朝廷與仙門便對儒門子弟尤其是為官者百般打壓。京城還有中原的幾家書院全部被他們擠壓關門,現在就剩下我西鎮澠池書院和東海之畔的聽浪閣了。」
呂不煩點點頭:「這裡面還有朝廷和仙門的縱容?」
周正言苦笑一聲道:「浩然宗或許在仙門之中算是平和一些的山門,但對此也只是冷眼旁觀而已。」
「令妹一事,那縣令有取死之道!」
周正言嘆息一聲,只是搖了搖頭:「算了,等書院度過此劫我就把妹婿接到山上,再不出去了。」
呂不煩搖搖頭:「忠良之後,不該有此劫難!周先生,我有一位同伴,乃是太華宗的宗堂弟子云榜魁首,在南仙門之中地位超然……且、其為人正直純良,我可以把他請來,或許那浩然宗的門下……」
周正言猶豫了一下,搖頭說道:「終究是外力,長久不得……呂俠士,看你一身武夫打扮氣息渾厚,做到仙門供奉一職也不容易。你的心意我領了,來日幫我向昭平老門主問安,若有機會……我一定親身前去探望他老人家。」
呂不煩思索片刻,輕聲問道:「聽明堂里老夫子的言外之意,似乎老夫子在考慮把那澠池書院的三生石碑捨棄了?」
周正言面容一肅:「那是萬萬不可的!生死事小失節事大!我輩儒門子弟活得就是一口氣而已……三生石碑一失,世上再無澠池書院!這是我西鎮文脈的道統所在……」
一個溫潤醇和的聲音突然傳來:「儒家文脈道統,難道就在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之內嗎?」
呂不煩聞言一回頭,就見一位身材高大眼神溫和的中年儒生穿著一身粗布長袍手裡握著一根木杖靜靜地站在亭外,面帶微笑的正看著自己。
呂不煩一時間驚呆了,腦子裡飛快的掠過兩界村的時光片段,那個總是會對自己露出笑容的書生……那個臨走時才顯露出九境修為的儒家大儒!
「李先生!是你?你……你不是去西涼了嗎?」
中年書生正是當年盤桓在兩界村足足十幾年的李秀才……那個曾經想教導呂不煩讀書的失意書生,那個讓杜元和明心都大吃一驚感慨萬千的儒家九境修士!
李秀才幾年不見依舊還是那副謙和平靜的面容,似乎連皺紋都沒有增減一般。笑著對呂不煩說道:「數年不見,不煩長得這麼高了?嗯,比當年那個少年可是威武多了……不錯不錯。」
呂不煩想起當年李秀才與自己不多的幾次交談,起身走到涼亭外面躬身施禮:「多年不見,先生一向可好?」
「走了一趟西涼,打算再去北疆看看……途徑西鎮,本想不來了,結果聽聞有人慾對澠池書院不利……就過來看看。」
涼亭內的周正言也走了出來,對面前這位看起來和自己年紀彷彿的中年人問道:「見過這位先生,不知先生來書院有何貴幹?」
呂不煩聞言側身對周正言眨了眨眼,周正言見狀卻更加疑惑了。
李秀才伸手敲了呂不煩的後腦勺一下:「別戲弄這些小夫子,我來此地又不是來打架的,看看他們山長勸說幾句就走了。」
呂不煩聞言驚訝道:「啊?李先生,您可是儒家的九……高境界大儒夫子!這儒家書院有難,您怎能袖手旁觀?」
周正言聞言嚇了一跳,高境大儒?九……九什麼九?總不會是九境大儒吧?自己就是個二境儒生,山長也就是夫子!上三境可稱之為大儒……至於九境,那可是傳說中的宗師境!多少年沒見過了?
李夫子又在呂不煩的腦袋上敲了一記,埋怨道:「多嘴多舌,你要是看不過去儒家弟子糟欺負就自己去出手!牽扯我進來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