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種,還有誰比昔日的臨遠侯府六公子更冤種的存在嗎?

許十八郎假裝沒看到唐詩臉上的笑容,接過碗來給人盛粥,“那邊的安置房還住的開嗎?”

“湊合著住吧,總比餐風露宿的好。”唐詩想起自己方才看到的大通鋪,只覺得詩人說的真沒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可惜廣廈沒有,如今只剩下百姓苦。

“只是住著這麼多人,萬一不小心火燭落在那些茅草上,我怕出事。”唐詩多少有些懊惱,若是自己早些準備,多一些安置房屋,或許就不用有這般顧慮了。

許十八郎看著面帶沮喪的人,“你也別太自責,朝廷都沒做的事情,你盡力而為便是。你一個小姑娘家有多大的本事?”

實際上能夠讓這些人有所居已經很了不得了。

如今天寒地凍,壓根沒辦法再建造房屋。

只能等著,等到來年春暖花開再做準備。

“好在咱們糧食足夠,今年這個冬天倒是也能安穩度過。”許十八郎感慨萬千,他出身勳貴之家,自小就是錦衣玉食,便是來到河套府後也沒缺過食糧。

這年冬天,卻也是頭一次看到民生多艱。

當農民哪是那麼容易的,到底是他太過兒戲了些。

古代的冬天是怎麼度過的?

沒有暖氣,甚至沒有柴火沒有火炕沒有被褥,只能硬抗。

運氣好的扛過去無病無災,稍微差點的落下凍瘡。

運氣糟糕的,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總得多找一條活路才是。”

活路?

許十八郎嘆了口氣,“能夠熬過這個冬天,何嘗不是多了條活路呢。”

對於這些不識字的尋常人而言,活路可不就是跟老天爺祈禱,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他們能多攢一些口糧嗎?

“詩兒在想什麼?”

唐詩聽到這聲音望了過去,“爹爹。”

唐安淮笑了笑,“你有什麼想法?”

“我在想,反正冬天沒什麼事,要不就教他們讀書認字?”

唐安淮還沒對這話有何表示,倒是許十八郎有些奇怪,“唐小四你這倒是有點想法,只是教他們讀書認字有什麼用,難不成還能去考功名不成?對於尋常百姓來說,有幾畝田地就是好的了,要不然就只能從軍立功勳,但你要知道那可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求活路。”

讀書、從戎,其實莊戶人家哪有可選的餘地。

讀書可是花費不少,他們哪有這個閒錢和時間呢。

“也不一定就是要考取功名,教他們認字省得日後被騙了賣身為奴都不知道,何況多知道一些也多點好處。”

唐安淮是有這方面想法的,他想要把河套府重新建設一番,雖然沒有生產力基礎不能像現代化城市那樣有工廠林立,機器轟隆,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人一代代愚昧下去。

“我要在這開堂授課教育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