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乙支相調兵二路 龍雲坡趙靖法古
章節報錯
當下遼世寶射死周法尚,也不好取首級,就在此地挖好深坑,埋了屍首,摘下頭盔,殺回隋營,大叫道:“周法尚已死,爾等鼠輩,快快歸降!”達奚長儒大怒,大喝一聲,直取遼世寶,松浦大叫道:“老匹夫,不得無禮,老爺在此!”接住廝殺,正是:
蒐羅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範圍。局合龍蛇成陣鬥,劫殘鴻雁破行飛。老將隻手把吳鉤,松浦力斷萬人頭。一個是鐵石打作的心肺,一個是隕銅鍛造的臟腑。壯士一怒世人愁,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座上戈鋌嘗擊搏,面前冰炭旋更移。死生共抵兩家事,勝負都由一著時。紫荊關頭晝吹角,殺氣軍聲滿幽朔。胡兒飲馬彰義門,烽火夜照燕山雲。一個血尚書,一個石將軍。萬里煙塵一劍掃,天生狻猊為社稷。黃雲落日枯骨白,沙礫慘淡愁行人。作像逍遙稱第一,名鐫金石永難磨。
這二人你來我往,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那廂曹法正與鐵素文大戰四十回合,見達奚長儒不能取勝,遂道:“狗番,今日先留你一命!”隔開刀,直取松浦。先分開二人,就與倭將交鋒。這一場不比與達奚長儒,但見:
天為國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擁靈臺。一對金錘噴江海,御手杵刀走風雷。這個說:你還不投降待何時。那個道:小小南蠻莫輕狂。這一個啞賽雲龍入九霄,那一個威風凜凜殺氣高。錘如猛虎攀巖豹,颯颯東風細雨來;杵似芙蓉塘外雷,狂風落盡深紅色。歸天難,殺氣騰騰劍光寒;劍光寒,力撥青山蓋中原。古代英雄閒爭氣,十大功勞空有名。坐看黑雲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虎騎躍,華眊旋,朱火延起騰飛煙。夷群寇,殪逆徒,餘黎落惠詠來蘇。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
這一番你來我往,大戰百合,松浦弘信實不是曹法正對手,眼見不能勝,就叫道:“將軍留下一命,日後山水好相逢。”曹法正大怒道:“你這廝心術不正,為禍一方,人若不除,天必誅之。今日也是爺爺在此,不過取你首級,若是項副元帥在此,非要把你大卸八塊。”倭將道:“將軍,本帥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何必苦苦相逼。”那廂楊濟清按捺不住,催馬上前,斬於馬下。達奚長儒、曹法正、楊濟清、刀、錘、鋒齊下,化作一團肉泥。正是: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這松浦瓏信見兄長戰死,心中大怒,大叫一聲,揮軍掩殺。三將見了,忙護住楊廣道:“番兵人多,請陛下與臣撤回贇辰關,再做打算。”明皇帝道:“端的抵擋不住?”濟清道:“縱然擋得住,只怕也是死無全屍。”天子道:“罷了,撤!”帶了三萬殘兵,撤回贇辰關。松浦要追趕,早被遼世寶、鐵素文、西雲黛攔住,連拖帶拽,扯回獨木關。
再說獨孤季、韋雲起兩軍在路上相逢,心中大喜,兵合一處,還有五萬軍馬。雲起道:“我等正好前去救護元帥,然後撤回贇辰關,再做打算。”眾人點頭稱是,一同殺去。那成都與番兵激戰多時,略略處個下風。雲起見等到,呼呼笑道:“原來番兵這樣無用也。”遂直突番兵。乙支文德見了,心中忖道:“我已殺敗隋軍,再打下去,恐怕不妥,不如見好就收。”不與之交鋒,就往回撤。當下兵合一處,查點三軍共計一十八萬。成都道:“此番交鋒,折損十萬,乃是打敗,只得退去。”公主道:“先回贇辰關,再做打算。”成都道:“此計甚妙!”遂班師回撤。其後與明皇帝兵合一處,乃是後話,我且不表。
卻說這乙支文德奸計得手,查驗各路軍馬,亡者三萬,傷者千餘,心中大喜道:“隋軍必然要撤回贇辰關,此去有一百八十里路,兩三日才可,我們騎兵居多,此刻乘勝追殺,一日就可追上敵軍。”眾人道:“我們這就去準備。”就點大軍三十萬,兵分兩路,一路是松浦瓏信、拓跋帖木兒,大軍二十一萬,一路乙支文德、斛斯政,大軍九萬,星夜追殺。
話表明皇帝引大軍二十一萬,一程挨著一程,往贇辰關進發。趙雲趙靖保護天子老小,許敬暉斷後。成都道:“此去贇辰關,人心未知,可教濟清先去安撫百姓,再做打算。”穎兒道:“不可,濟清若去,百姓心裡怎麼不明白?可教達奚長儒、典子健、楊郎、慕容欻同去,一來本鄉本土,二來不被懷疑。”天子道:“皇妹考慮甚是周到,成都,你還要多多努力啊。”正行間,忽然一陣狂風就馬前颳起,塵土沖天,平遮紅日。世祖驚曰:“此何兆也?”穎兒自幼學藝,頗明陰陽,袖佔一課,失驚道:“此大凶之兆也。應在今夜。陛下可速走。”世祖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如果天意讓我滅亡,速走又有什麼用呢?”又問:“前面是何處?”成都道:“前面是景山。”世祖道:“山高地險,不至於被動。”便教就此山扎住。
時秋末冬初,涼風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至三更時分,只聽得東南喊聲震地而來。世祖早有準備,翻身上馬,與成都、穎兒引本部御林軍三萬迎敵。番兵驟然殺至,勢不可當。成都雖然早有準備,也要死戰。穎兒心念皇帝,殺開一條血路,救天子望北而走。鐵素文當先攔住,世祖罵道:“不知死活之徒,還敢過來!”番將大怒,舉刀就砍,穎兒接住廝殺。這一番公主迫於形勢,逼出了本事,鬥了四五十合,番將不是對手,回馬就走。那裡呂彪保著琪琪格、張㽮三妹,且戰且走。挨至天明,喊聲漸漸遠去,天子方才歇馬。看手下隨行人,還有兩萬四千餘人。天子祝曰:“上天保佑諸將,無甚閃失,若要有些傷損,只教朕擔著就是。”正悽惶時,忽見成都與眾將身染鮮血,踉蹌而來。天子大喜道:“成都,諸將可有閃失?”成都告罪道:“末將無能,張、王娘娘與趙靖兄弟不是所蹤。”天子道:“吉人自有天相,料定無事,不知大軍還有多少?”成都道:“臣無能,還有十六萬。”天子笑道:“你不要自責,你我兵合一處,約有二十萬,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正言語間,忽有探馬報進:“陛下,趙將軍單人獨馬,往北人那裡去了!”呂彪道:“陛下,趙將軍這是要與番兵拼命啊!”敬暉刀:“他一人一馬,就是萬人敵,也吃不消的。陛下,待臣親自尋他去,一定把他帶回來。”成都道:“你一個人去,多半是不頂用,顏玄遂、文天音,你三人領軍二萬,接濟趙靖。”“得令!”又道:“姐姐,你保護皇上先行,我與諸將殿後,報大軍無恙。”公主道:“冤家,你若是回不來,我把你大卸八塊!”成都笑道:“自然自然。”於是各自依計去了。那敬暉二百餘騎先走,至龍雲橋。見橋東有一帶樹木,心生一計:教所從二百餘騎,都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內往來馳騁,衝起塵土,以為疑兵。敬暉卻親自橫刀立馬於橋上,向西而望。
卻說趙靖自四更時分,與番軍廝殺,往來衝突,殺至天明,尋不見明皇帝,又失了張、王二位娘娘與小皇子,自思道:“陛下將二位娘娘與小王爺託付在我身上。今日軍中失散,要是不能帶回去,有何面目見陛下萬歲?不如去決一死戰,好歹要尋二位娘娘與小王爺下落!”回顧左右,並無一人。長嘆道:“昔日祖上在長坂坡,大戰三十萬曹軍,七進七出,今日我已經有了青釭劍,不知道吉凶如何。”
說罷,拍馬望龍雲坡而去。忽一人大叫:“趙將軍那裡去?”趙靖勒馬問道:“你是何人?”小卒道:“我乃陛下帳下護送娘娘車仗的御林軍,被箭射倒在此。”趙靖大喜,便問二妃訊息。軍士道:“恰才見張娘娘盔歪甲斜,披頭散髮,相隨一夥軍士,投北而走。”正言間,又撞出一枝軍來,追殺一對隋兵。趙靖大叫曰:“內中有張娘娘否?”張麗華在後面望見趙靖,大叫道:“將軍,賤妾在此!”趙靖忙上前護住眾軍與張麗華。插槍泣道:“末將無能,害的二位娘娘與小王爺脫離大部隊!不知道王娘娘與小王爺安在?”番將殺至人前,見趙靖若無其事,大罵道:“蠻子何人,報上姓名,好送你歸天!”言未畢,早間一道寒光,番將低頭一看,龍膽亮銀槍穿心去了。跌下馬,死於非命,番兵大驚,四下逃去。張麗華道:“我與娘娘被逐,棄了車仗,雜于軍士內步行,又撞見一枝軍馬衝散。王娘娘與小王爺不知何往,我獨自逃生至此。”趙靖道:“娘娘不必驚慌,我料定陛下必然派兵馬接應,那賊將被我殺死,馬匹交給娘娘,軍士護住,快快離去。”言畢,自然尋王妃與小王爺去了。
行不多時,見一員大將,手提大刀,引著千餘軍,乃斛斯政部將淳于治,認得趙靖,打算報功。趙靖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治,一槍刺落馬下。番兵大驚,見主將已死,就各自逃生去了。忽然身後喊聲大噪,原來是顏玄遂領軍殺到。趙靖道:“顏將軍,接住了張娘娘麼?”顏玄遂道:“你放心,天音已經保護張娘娘去了。”趙靖道:“兄弟,你在此處守好,待我尋得王娘娘與小王爺,與你兵合一處,回去見駕。”言畢,抽身而去。玄遂見了,只得望洋興嘆。
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引數千騎躍馬而來。趙靖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一槍刺倒,從騎皆走。路上相逢一隊敗兵,便問王妃與小王爺訊息。一人道:“有的有的,王妃娘娘抱著小王爺,左腿上著了槍,行走不得,只在前面牆缺內坐地。”趙靖聽了,連忙追尋。只見一個斷壁殘垣,被火燒壞土牆,王娘娘身披軟甲,抱著小王爺,坐於牆下枯井之傍啼哭。趙靖見了,急下馬伏地而拜。王妃大喜道:“妾得見將軍,此子有命矣。望將軍可憐陛下飄蕩半世,只有太子與小二這點骨血。將軍千萬保護此子,教他得與父皇相見,則妾死而無恨!”趙靖道:“娘娘受難,是末將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娘娘上馬。趙靖自步行死戰,料這些狗番,那個是末將對手?定然保夫人透出重圍。”王娘娘道:“不可!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為累也。”趙靖聽見四處嚎叫,失色道:“喊聲將近,追兵已至,請娘娘速速上馬。”王娘娘道:“妾身委實難去,休得兩誤。”乃將小子遞與趙靖道:“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眼見面前枯井,心生一計,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
趙靖大驚,見夫人已死,頓時不知所措。早有一隊番兵殺來。趙靖大怒,插槍於地,拔出青釭劍,掉下馬,飛奔而來。番兵大小,兩騎飛奔而至,早被趙靖飛身而起,手起劍落,一起身死。眾軍大驚,趕上來,圍住廝殺。趙靖大怒,把劍幻化成一片光網,將身子挾裹其中。那些個番兵,若要上前,挽著就死,挨著就亡。一人瞥見小王爺,心中大喜,就要拿住。趙靖大叫道:“奸賊,不得無禮!”上前攔住,被那將一槍刺中左腿,大叫一聲,一劍斬殺。番兵見他受傷,料定本事不如方才。只管放心前來廝殺。趙靖大喝一聲,番兵大驚,不敢上前。趙靖見了,又恐番兵盜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掩訖,解開勒甲絛,放下掩心鏡,將小王爺抱護在懷。上馬提槍,直奔番兵。番兵為其盛威所震,不敢交戰,各自逃命去了。
正逃散之時,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正是鰲魚太子。趙靖不與他交鋒,直奔部下番兵,橫衝直撞,殺散眾軍,衝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分明:東瀛前將軍山下文。趙靖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趙靖不敢戀戰,隔開刀,奪路而走。山下文喝道:“哪裡走!”催人馬趕來,趙靖加鞭而行,不想“趷躂”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山下文見了,呼呼笑道:“你這下子跑不了了吧!”跳下馬,來到坑前,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山下文見了,魂不附體,呆呆立在原地。趙靖不欲取他性命,也不多言,縱馬正走,背後忽有一將大叫:“蠻子休走!”前面又有二將,使兩般軍器,截住去路。後面趕的是土肥二,前面阻的是九龜壟、鬼鳴震,都是松浦瓏信手下大將。趙靖毫無懼色,力戰三將,鬥了四五合,番兵一齊擁至。趙靖見勢頭不好,隔開眾將,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
卻說乙支文德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斛斯政遠處看不清楚,飛馬下山大叫道:“軍中戰將,可留姓名否?”趙靖聞言,殺退面前敵軍,大叫道:“吾乃上將軍趙靖是也!”斛斯政聞言,回報乙支文德道:“丞相,不是別人,正是趙靖。”丞相大喜道:“那日一心活捉宇文成都,沒有注意,不想這人如此驍勇。傳令下去,不許放箭,務必生擒!”斛斯政應聲道:”丞相有令,不許放箭,生擒趙靖!”飛馬遂傳報各處:“如趙靖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於是弓箭手退回山上,騎兵在外,步兵在內。拓跋帖木兒見了,拍馬搖斧,直取趙靖。趙靖也不答話,舉槍就刺。拓跋大叫一聲,架在旁首。拓跋大怒,又是一斧砍來,早教趙靖輕輕撥開,趕上一槍,直刺咽喉。拓跋也把斧頭刺向趙靖心口。兩個各自閃開,衝鋒過去。身後鐵素文舉刀就砍。趙靖把槍一欄,梟在一旁,直往鐵素文左腿刺來。番將大驚,飛身而起,自以為得計,卻不料趙靖是虛招,這一槍早掃中小腹,跌下來,口吐鮮血。
那廂拓跋帖木兒大怒,回馬過來,舉斧就砍。趙靖身子一仰,人被靠馬背,一槍打在拓跋後心。番將大驚,回馬就走。趙靖忖道:“跟著他,或可脫身。”大叫道:“賊將休走!”縱馬來趕,卻不料番將拉緊絆馬索,趙靖措手不及,雙腳撤蹬,飛了出去。想到懷中小王爺,忙在空中架起鐵馬橋,正面落地。拓跋笑道:“綁了!”“得令!”正要動手,造貝趙靜大喝一聲,飛身而起,槍一甩,面前幾個番兵,嗚呼哀哉。穩穩落地,槍一緊,刺死一個番將,手一甩,打在身後一簇番兵身上。身後兩個番兵瞅住機會,雙槍齊上,直刺趙靖兩肋。趙靖聽得腦後風響,大喝一聲,身子拔地而起,一個倒踢,正中兩個人頭,這兩個雙眼翻白,吐血而亡。這一番趙靖佔得上風,把槍一緊,插在地上,身在攀上槍,雙腳連蹬,踢死番兵無數。一員番將見了,縱馬而來,把小王爺挑到空中。趙靖大驚,大叫一聲,飛身而起,接住小王爺,回身一槍,刺死那將。輕輕落地,丟開八八六十四路百鳥朝鳳槍,殺散犯病。諸將兵為趙靖氣勢所震,只是圍在圈中,並不上前。
趙靖見了,插槍於地,把小王爺重新綁在身上。斛斯政在山上見了,謂乙支文德道:“丞相請看,你不讓將士們放箭,千萬活捉趙子龍。如今,將士們迫於您的命令,不敢妄動殺伐。這趙靖越殺越歡,長此以往,他就像他的祖上常山趙子龍突圍長坂坡一般,從我們這龍雲坡殺出去啊!”丞相笑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殺了罷!”“遵命!大家上馬,斬殺趙靖!”一路傳到山下,只聽見:“丞相有令,斬殺趙子龍!”一將得令,飛馬搖刀,直取趙靖,早被一槍刺死。身後遼世寶、西雲黛、松浦瓏信、斛斯政齊來,大叫:“趙靖休走!”番兵見換了命令,殺心驟然爆起,數槍齊舉,直取趙靖。趙靖劍眉一揚,槍一橫,壓在地上。身後一個番兵不知進退,照著小王爺刺來。趙靖大叫:“不好!”身子一轉,這槍刺穿鐵甲,插入皮肉,大叫一聲,起身一甩槍,地上無數人頭,就勢拔出青釭劍。恰斛斯政、遼世寶趕上,戟槍一齊削來。趙靖忙把腰一彎,避在一旁。身後松浦瓏信殺來,早被趙靖一槍刺死戰馬,逃到一邊。西雲黛瞅住時機,舉刀聚看,趙靖頭一偏,閃在一旁。右翼一將,舉槍刺來,趙靖一把抓住,大叫一聲,折斷槍桿,回手一擲,刺死那將。斛斯政兜轉馬頭,回過身,縱馬一戟,趙靖把槍一攔。“啷噹”一聲,身子飛了出去。兩邊番將番兵,把槍往身下一插,把趙靖甩到空中,順手把槍立住。趙靖長嘆一聲,自知必死無疑。眼見人要撞到槍尖上。那匹照夜玉獅子馬見主蒙難,跳起身,衝過來,撞開番將,接住了趙靖。趙靖大喜,收劍回鞘,把槍緊一緊,縱馬就走。左右番兵要攔,被趙靖丟開解數,殺得人仰馬翻,撞開一條血路,得以脫此難。後人有詩曰:
血染徵袍透甲紅,龍雲誰敢與爭鋒!
好似前人扶後主,猶念常山趙子龍。
當下趙靖殺透重圍,已離大陣,血滿徵袍。正行間,早見面前一將,立馬橫道,原來是許敬暉。趙靖大叫道:“兄弟救我!”敬暉道:“趙將軍快走,我來擋住番兵!”正是:
一戰功成威四海,天羅地網奈我何?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