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春淺,紅怨,掩雙環。微雨花間,晝閒。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香銷輕夢還。

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

上回說到奇肱人出手害了骨儀。柴哲威和秦懷玉看見,個個惕然心驚,心裡暗說奇肱人過於狠毒,不該把人害成這副模樣。於是一面給奇肱人接風洗塵,擺酒慶功;一面吩咐埋了隋軍屍骨,立一塊大碑。休戰五日,而後會和李世民、燕舯康、淵蓋蘇文,攻打宿遷城,此話不必細說。

話說盧隆義聽聞骨儀被妖道害了,屍骨無存心中,十分悲痛。只好上書朝廷,說明此事。成都得書,與穎兒計議,追封為平北侯。厚賞家眷,又召來眾武將來,問道:“此件多有勞苦將軍,鎮有要塞,不必出馬。其餘者誰敢出馬,與柴哲威、柴立武兄弟見個真章?”眾將聞說,個個面面相覷,無一人出列。忽然殿外一人叫道:“列為將軍,天子不曾虧欠你們,今日為何一個個裝聾作啞,呆若木雞?既然如此,你等就在家裡安度晚年,孤家領了這大印,前去破敵。”眾人一看,正是沅陵王陳察。這陳察之堂妹陳稠嫁給世祖,頗得寵幸,因此陳察要報聖恩,挺身而出。成都忙說道:“王爺,戰場之上,刀槍無眼,切莫逞強。”陳察道:“孤家年過四旬,此時不為國出力,日後老了,更加不能。那柴哲威、柴立武雖然通曉戰法,到底年輕,實戰經驗不足。比如當年的趙括,雖然熟讀兵書,不過在殺神白起之手撐了四十六天,而後敗亡。今日之事,與當年長平之戰相差不大。”穎兒道:“既然王爺主動請纓,那就撥給三萬大軍,前去助戰。”陳察笑道:“區區幾個反賊,那裡用得著三萬大軍,一萬人馬即可。”遂不停眾人勸告,領兵前來助戰。

再說老骨儀陣亡,陰世師謂盧隆義道:“骨將軍陣亡,軍中多有速戰之氣。料敵軍乃是妖怪,怎好與他對敵?須得小心謹慎,不然壞了大事,悔之晚矣。”盧隆義道:“若能請動道長前來相助,此事不難。”兩個正嘆息之間,人報有道人求見。盧隆義問道:“他可自報家門?”小卒道:“有的。他自稱全真北宗第二祖,正陽真人——漢鍾離。”盧隆義道:“如此最好。”遂請漢鍾離入殿,以禮相待。漢鍾離道:“這奇肱人來此地作祟,是應了八魔的劫數。故而貧道來此降妖除魔。”盧隆義道:“道長,此賊殺戮繁多,手段殘忍,人神共憤,不知道長以何術除之?”漢鍾離道:“元帥不必擔心,明日元帥前去叫陣,看貧道如何降服此惡怪也。”眾人大喜,安排漢鍾離休息不提。

次日,隋軍放炮,開成出戰,盧隆義與陰世師一馬當先,元文都、東方玉梅護住漢鍾離。盧隆義罵道:“汝等北國逆賊,甚不知趣。屢屢與朝廷為敵,致使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餓殍不可勝數。今日正好決一死戰,安定天下。”柴哲威道:“我有大師利害,怕你不成?”奇肱人拍馬出陣,說道:“兀自盧隆義,你助紂為虐,大言不慚,速速前來受死。”漢鍾離見奇肱人出來,遂來到兩軍陣前,起手道:“奇肱人道友,你可認得我麼?”奇肱人道:“道者何人?”漢鍾離道:“道友乃是異地大神,不曉得貧道,此非道友之過。煩請道友聽貧道一言,乃是:

臥長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

乾坤許大無名姓,疏散人間一丈夫。

得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

古言住處連滄海,別是蓬萊第一峰。

莫厭追歡笑語頻,尋思離亂可傷神。

閒來屈指從頭數,得見清平有幾人。 ”

奇肱人聞說,嚇得魂不附體,從馬上跌倒下來,說道:“道兄原來是漢鍾離,幸會幸會。”漢鍾離道:“奇肱人道友,你速速回山,繼續修煉,與你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奇肱人道:“道友,不是貧道非要再造殺劫,只怪隋軍勾結韓湘子、張果老他們為非作歹,殺害貧道多位師兄弟姐妹,此乃不共戴天之仇,不可不報。道友也是一方善士,不必過問紅塵殺戮之事,就請去罷。”漢鍾離道:“奇肱人,貧道苦口婆心,只為勸你走一條正道,不想你不為所動,這不是貧道的過錯。”奇肱人道:“漢鍾離,你何出此言?貧道自三皇之時便得大道,古今順逆之事,見過不少。你今日所言,多有偏袒大隋之意,這是什麼公平正義?”漢鍾離道:“不必多言,你我道術見個上下。”奇肱人說道:“漢鍾離,你一心只要廝殺麼?”漢鍾離道:“貧道知道,你有法寶利害,快快祭起,不必廢話。”奇肱人聞說,心中忖道:“他既然知道我的法寶,我如今怎麼好用法寶和他比斗的?”遂張開大口,把天上的雲吸了大半,而後飛速吐出去,化成一道慘霧,陰氣森森,直奔漢鍾離。漢鍾離微微閉目,正是:

北方正氣為河車,東方甲乙為金砂。

兩情含養歸一體,朱省調養生金華。

金華生出天地寶,人會此言真正道。

子稱虎,卯為龍,龍虎相生自合同。

龍居震位當其八,虎數元生在一宮。

採有日,取有時,世人用之而不知。

收取氣候若差錯,萬般功力徒勞施。

至神至聖極容易,先向宮中求鼎器。

溫養火候審陰陽,安排爐室須擇地。

不得地,莫妄為,切須隱密審護持。

保守莫洩天地機,此藥變化不思議。

陽真砂,陰真汞,時人求之莫妄動。

無質生質是還丹,凡汞凡砂不勞弄。

當下漢鍾離睜開二目,只見奇肱人舉劍直刺過來。漢鍾離側身躲過,抓緊奇肱人的右手,直接扔了出去。奇肱人跌了一跤,忙爬起身來,呼風喚雲,衝擊漢鍾離。漢鍾離把手一指,一道金光衝出去,打散了奇肱人的氣流。盧隆義道:“奇肱人,你還有什麼本事,都使出來罷。”奇肱人道:“漢鍾離,你非要和貧道決一死活嗎?”漢鍾離不語,冷眼相視。奇肱人無奈,口吐青雲,製造氣流,乘風御風。漢鍾離道:“好奇肱人,那裡走也?”駕雲便來追趕。奇肱人一路逃去,到了一山,降下雲頭,借土遁去了。漢鍾離也按落雲頭,四下尋找奇肱人。忽然遇見一位老者,漢鍾離忙問道:“老人家,貧道有利了。”老人道:“道長何人,不知呼喚小老兒何事?”漢鍾離道:“老人家,你可曾見過一個相貌可怕的怪人?”老者道:“不曾,只是此處有大蛇作怪的。”漢鍾離道:“也罷,貧道乃是正陽真人漢鍾離,既然此處有大蛇作怪,就先破蛇妖,再去捉拿妖魔。”遂辭別老人,轉身離去。卻不知這老人是奇肱人幻化的。原來這漢鍾離有個原名,名叫鍾離昧,曾經是西楚霸王項羽軍中的將官,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後來因為項羽生性殘暴,就離開了楚國。鍾離昧和韓信是同鄉,於是漢鍾離投奔韓信,成為韓信部下的一名大將,為漢高皇帝劉邦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鍾離昧雖然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元勳,但因他性情爽直,多次得罪漢高皇帝劉邦,劉邦非常惱怒,想找機會殺了他。後來,有人密告韓信有心謀反,劉邦就借出巡的名義,去韓信的封地,打算趁他沒有防備,將其拿下。韓信得知高皇帝要來,心中十分疑惑,不知如何是好。謀士蒯通猜到劉邦此行目的,謂韓通道:“如今皇上對大王帳下的將軍鍾離昧十分反感,只要你殺了鍾離昧,把他的首級獻給皇上,才能打消皇上對你的懷疑。”

韓信聞言,大驚道:“鍾離昧是我心愛的大將,又是有功之臣,怎麼能隨意殺他呢?”蒯通說刀:“不殺他,那你自己的腦袋就保不住了。”韓信聞說,長嘆一聲,說道:“我若不生,何用仁義?”於是韓信把來此事,與鍾離眛商議。鍾離眛說道:“大王何其糊塗!皇上之所以不敢攻打楚國,是因為末將在大王這裡,如果大王想逮捕我而去討好皇上,則吾今日死,公即當亡也。”韓信聞言,低頭不語。左右綽劍在手,韓信見了,並未制止。鍾離昧大怒道:“噫!看來大王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言畢,鍾離眛自殺而亡。韓信把手一揮,吩咐左右把鍾離昧的頭割下來,並用紅布包著,作為禮物,獻給了劉邦。劉邦見了鍾離昧的人頭,果然十分高興,不料他卻又立即翻臉,厲聲喝道:“來人,速速把逆賊韓信捆綁起來,關進死牢,聽候發落。”話音未落,劉邦面前的人頭不見了。原來,鍾離昧手下一名武士偷走了鍾離昧的頭,縫在屍身上,裝到一口棺材裡,擇日安葬。

當下漢鍾離睜開雙眼,感慨一聲,就向前走去,尋那怪蟒。卻不知奇肱人有移形換景的法術,此刻漢鍾離就在這終南山,卻渾然不知,那鍾南山有一條巨蟒,頭有籮筐大,身有一里長,不知吃了多少人。當地居民惶恐不安。奇肱人來到漢鍾離得知這一災情,必然決心為民除害,於是變作老人,哄騙漢鍾離。又製造幻境,準備偷襲漢鍾離。當下漢鍾離手拿寶劍,守在大蟒洞邊。巨蟒聞到人味,竄出洞來,張開大口向漢鍾離撲來。漢鍾離揮起寶劍,便向巨蟒砍去。連砍三見,巨蟒被漢鍾離砍成幾段,死在路旁。鍾離昧大喜,飄然而去,卻不知仍然置身於幻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