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村裡在開會?這個小丫頭是誰啊,這麼大的脾氣,指著大家鼻子罵人不要臉,這幫大人人還個個沒脾氣,真新鮮!”

“這個紅臉大爺是村長?你別說長得還真像是個老村長,就這麼直著嗓子開罵,真有點村長的威風!”

“還是那個小姐姐好看哎......”

“還是那個小丫頭有意思,不過她說的什麼大師、什麼廚神啊,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做這個農家飯的廚子那麼牛叉嗎?”

影片就掛在網上,慢慢的發酵。

......

到了晚上,秩序就好多了,經過一中午的鍛鍊,再加上廚房也加大了支援力度,這十家經營戶就可以用井井有條來形容了,準備隨後開業的那些人家,也都被有組織地分到各戶去幫忙,從這個井井有條的接待中,慢慢感悟當中的門道,就算是實習了。

來的客人也發現了不同,各家各戶居然有張紙,就貼在進門顯眼的地方,上面羅列了一大堆的規章制度,從食品衛生要求到服務流程,甚至還有每道菜的主要原料、烹飪方式、出品標準。

並且最後還寫了恭請客人監督,發現有不滿意的地方,可以直接到村口的服務公司

(本章未完,請翻頁)

接待人員反映。

如果食客能發現經營戶裡的問題,反映到服務公司,公司不光會給免單,還會有特殊獎勵。

就覺著這個農家飯跟別的地方的不太一樣,不是那麼簡陋,甚至吃出來些享受。

這個燻雞好像味道怎麼就不一樣?味道在別的地方真是沒吃到過,街上賣的那些什麼傻子燒雞、天橋老店跟這個一比,就弱爆了。

我去,擺的這麼漂亮的什錦拼盤,怎麼吃出了小時候過年的味道,這是燜酥鍋?怎麼在這個村裡會有我老家的這道菜?這可是碰上了,今天無論如何得多吃點,還得多喝上兩杯,就當是過年了,否則都對不起這道菜。

喜事面?!這不是農村人家娶媳婦擺大席,才能吃到的麵條嗎?這個平常可見不到,不行今天怎麼也得多來上兩碗,沾沾這個面的喜慶氣!

銅鍋涮肉沒什麼新鮮的,新鮮的是這個肉,鮮肉就擺在門口,你挑好了部位,人家廚子現場一刀一刀的給切好,切好的肉立盤不倒,這就是好羊肉的象徵,而且這種方式不就是早年間傳說中才有的涮羊肉方式嗎?

吃的就是人家廚師傅的手工,羊肉放進水中一涮,就發現肉質瞬間變白,湯底還是那麼清亮,這才是好羊肉應該有的樣子,再厚厚地裹上調料往嘴裡一送,我去,沒治了,這麼一比,城裡的那些賣凍肉卷的涮羊肉館子就該給砸嘍,那些個凍肉卷就不是個玩意。

就沒想到,在一個小山村裡能碰到這麼地道的銅鍋涮肉,難怪剛才接待的小姑娘說,這個紅旗村是平城涮羊肉的發源地,不管是真的假的,人家這羊肉、這個調料,就當得起這個說法。

川味魚火鍋的味道最是霸道,麻辣的香氣瀰漫了整個院子, 就給人錯覺,像是到了西川,自己是在西川的農家在涮火鍋,而且周圍的環境也像,一個農家院裝修還這麼講究,就能感覺到人家的誠意滿滿。

而且這個魚可跟別的地方魚火鍋的不一樣,怎麼說呢,都聽說過野生魚好吃,今天在這裡才第一次知道了野生魚跟以前吃的養殖魚區別會有這麼大。

區別有多大呢?就是以前吃的魚算是都白吃了,以後再想吃魚火鍋,必須得來這吃上這一口,貴點都認了。

而且吧,怎麼就覺得這個村的農家院除了東西好吃以外,就有點親近感,就是那個所謂的氣場就很對。廣場中間的饢坑烤肉散發著香氣,也造出了一種氣氛,一進村就覺得,這裡就是吃飯的正經地方,就是個真正的美食村。

雖然能看的出來,村子還沒完全開放。就連線待處的小姐姐都在連聲解釋,現在是試營業,到了幾天後才會全面開業,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希望多包涵。

吃到盡興就不由自主的想拿起手機,拍點照片發個朋友圈。

試營業就能做成這樣,那以後開業會怎麼樣?就期待......

聽著人家經營戶介紹村子裡的各種風味,什麼還有柴火雞?還有全魚宴?還有烤全羊?就覺得這一頓還沒吃完,已經想著下次還得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