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師的菜(第2/2頁)
章節報錯
魏大廚在一邊有點心疼自己的師傅,就打斷:“師傅,要不咱先歇會兒,喝點茶再錄?”
陳老爺子不以為然:“這麼多人都等著呢,還是先錄完再說,先把咱們帶來的蔥油給我找出來。”
魏大廚不敢怠慢,連忙也入了鏡,那麼大的一個魏大廚就像個小徒弟一樣,躬著身子幫忙把提前準備好的蔥油給拿了出來。
“這個花椒蔥油大家都會煉吧?”陳老爺子問大家,不等回答就接著說:“對了,鏡頭後面的粉絲可能有些還不會,沒關係,我在下一級影片裡面會專門給大家再演示一遍,這個味油在魯菜裡分為兩種,一種是白油、還有一種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花椒蔥油了,魯菜裡針對不同的食材,分別都有不同的用法,也是我們廚房裡的核心技術了,味油的好壞決定了出品質量。在下一期影片裡我會詳細交給大家做法。”
難怪陳老爺子的影片播放量那麼高,就沒想到,這位老爺子真的是傾囊相授啊,就連味油的製作方法都準備公開出來,這可是很多廚子一生都要保密的一手技術。
“你們廚房裡面的幹海參一斤能發出多少斤來”老爺子面向面前的一堆廚師服提問。
“十斤。”
“十二斤。”
“八斤。”幾位有經驗的廚師紛紛答道。
“十二斤太多了,八斤比較合適,如果是自己吃的話,能發出六七斤來也行,這樣的發制比例,出來的海參才更具口感。”老爺子就給大家更正。
合著不是發的越多越好唄,發的多好看可是口感就沒了,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老爺子慢條斯理的就告訴了大家。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這個海參本身就沒什麼味道,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給它煨制入味。”說完就把提煉蔥油剩下的幹蔥、乾薑還有幾粒花椒投入一個瓦煲,接著將雞腿肉、鴨腿肉、肘子肉、依次也放了進去,然後開火煨制海參。
接著就取出幾根大蔥,剝去蔥皮,只取蔥芯,開始炸制蔥油:“蔥燒海參,強調一個蔥味,這一道菜要用到三遍蔥才能燒製入味,選用的是產自魯省的章丘大蔥,只用蔥芯,這樣的蔥香味才會更濃。”
不一會兒工作間裡就有濃烈的蔥香味冒出,老爺子用略微顫抖的手將炸制好的蔥段撈出,又開始炒糖色。
姚遠就趕緊提問:“老爺子,您炒糖色只用油不用水嗎?”
“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用一點點油就成做好的事情,你非得加水是什麼道理?”老爺子頭也不抬的回答。
好吧,可能還真是脫了褲子放屁,以前咋就沒想到呢?為什麼要加水?就為了浪費那點時間?
炒好的糖色注入清雞湯再泡入炸好的蔥段,讓蔥段也慢慢入味,一邊的海參也已經煨好了。
就詫異,怎麼就短短的二十分鐘左右,這個海參就算是入味完成?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當中的道理,口感!還是口感!難怪很多廚房裡的所謂蔥燒海參軟糯有餘,就缺少了些qq的彈性,過度烹飪,就是過猶不及啊。
再炸一遍蔥油,幹蔥取出放在一邊不用,只留蔥油,把海參和入了味的蔥段一起燒製。
穩穩地轉動鍋子,隨著火力加持,一道蔥香濃郁、汁明欠亮的魯菜代表菜“蔥燒海參”就算是成了。
老爺子的操作手法根本談不上什麼炫酷,甚至因為年齡關係還帶了一絲絲笨拙,但是卻能感覺出來大工不巧的一股勁頭,這就是所謂的“返璞歸真”吧!
......
魏大廚在陳老爺子面前乖巧的像個小媳婦,看見錄製完成,就連忙的端上了茶水。
一個小巧的紫砂壺,老爺子單手抓在手裡,對著壺嘴美美的啜飲了一大口:“今天這個工作間,環境真不錯,傢伙事用的也順手。”
姚遠打蛇隨棍上:“那老爺子您以後可得常來啊。”
魏大廚不樂意:“一邊去!就這道‘燜酥鍋’一道菜,你今天的便宜可就佔大了!”
姚遠哪裡肯知足,就拱火:“真不夠!這個美食村開起來,好幾十個農家院,每個院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沒準各個菜系裡的各種鍋子都能看到呢!像是粵菜裡的‘元朗盆菜’、東北的‘殺豬菜’、咱們本地的‘燉吊子’、湘菜裡的‘臘火鍋’、川菜裡的‘一品鍋’每個小院都有自己不同的鍋子,以咱們魯菜老大的江湖地位,就一道菜可是單薄了點。”
陳老爺子眼睛就亮了,老廚子的臉上帶了嚮往:“小姚,你這是要準備在這個村裡,把各大菜系都擺上桌打擂臺了?如果那樣的話,你這個小山村可就熱鬧啦!”
......
天都黑透了,陳老爺子還不肯走,就在露臺上吹著夜風跟大家喝茶聊天,天氣漸漸就涼了,夜風裡已經有了一絲秋天的味道,時間眼看著就到了九月中,酷暑就被這山風吹散,收穫的金秋、平城最美的季節就要到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