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姚爸爸的養殖大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咱們村像張紅英家奶奶這樣的老人還有十幾個,有病又死不了只能在家慢慢養著唄。”張成萬嘬著煙,冒出的煙氣眯了眼。
“那老人在家誰來照顧?”
“只能在家靠子女養著唄,養兒防老不是說的就是這個嘛。像紅英家這樣的就沒辦法,我跟劉秀萍每天都過去她們家轉轉看看,紅英別看小,把老人還是伺候的不錯。”
就沒辦法,人上了歲數需要照顧,尤其是很多老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慢性病,身邊更是離不了人,小紅英家還算不錯的,村裡每天都有人上門看看,這就能幫到不少了。
假設這種情況放在城裡,那就只能僱保姆,除此以外就沒別的辦法了。
知道張村長對小紅英家裡已經有些安排了以後,姚遠算是稍微放了點心,同時也注意到,在這山村裡的生活雖然挺舒服,但是對於經常需要去醫院看病的老人可能不太適合。
好在自己老媽就是醫生,倒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
一輛小卡車晃晃悠悠開進來,車的後鬥裡鋪了防水布,隨著卡車的搖晃,偶爾後鬥裡還有水花濺出。應該是拉魚苗的車到了。
早就等在路邊的魯胖子迎著車走過去,跟司機交談兩句以後,就上了車,帶著卡車往水庫的方向走去。
透過最近的觀察,姚遠和魯胖子都覺得有必要再往水裡投放些魚苗,水庫面積那麼大,裡面魚的密度還是遠遠不夠,再說,只是買來魚苗扔進水庫裡,剩下的就不用管了,也不用費什麼事。
至於以後怎麼想辦法把魚再給撈出來變成收入,也有了解決辦法,那就是冬捕、或者冬釣。到了冬天水面結冰,水裡溶氧量就會變少,到時只要在冰面開個冰窟窿,就能引得魚游過來透氣,這樣捕魚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到每年冬天出一部分魚就可以換成一大筆收入,雖然相比主業來說,這點收入可能不夠看的,但這也是咱們的收入來源之一啊。
所以就要趕在徹底上凍之前,把魚苗買來投入水裡。
卡車倒退著開到水邊,司機從車後面取出一個u型槽搭在車尾,另一頭伸入水裡,再熟練地開啟防水布,並且把防水布鋪在了u型槽上,形成一個滑梯的樣子,再就把車尾部的閘門開啟,隨著車裡的水流下到湖裡,裡面的兩萬尾魚苗也就坐著水滑梯衝進自己的新家。
這次投放的魚苗還是以草魚、鯉魚、鯽魚為主,還增加了鰱鱅,這種魚是濾食性的魚類,隨著它們的進食順便也就能過濾掉水中雜質,可以有效的保護水質。
同時還投放了不少武昌魚,這種魚在北方挺少見,肉質鮮嫩,經濟價值會不錯。
魯胖子發現水庫裡有不少螺螄,乾脆又訂了一千多尾青魚魚苗也一起放了進去,這種魚類是以螺螄為食,生長非常迅速,經過幾年時間就會長成超過五十斤的巨@物,甚至一百多斤的青魚也是常見。
看著魚歡快的入水,魯胖子就幻想幾年後就可以在自家的水庫裡體驗手竿搏百斤巨@物的感覺了。
......
如果不是現在國家禁止私人私屠亂宰,姚遠早就想從巴宇那裡弄一點灘羊過來,放在湖邊自己養了。
沒想到這個問題被自己老爺子給解決了,他跟張成萬嘀咕了一會兒後,就決定在山裡同時把養殖業也開展起來,不光是準
(本章未完,請翻頁)
備增加黃油雞的養殖數量,還決定養羊、養豬!
原來鎮上就有定點的屠宰場,只要把可以出欄的豬、羊送到人家那裡,這個問題就能得到解決。所以這樣一來,中心廚房以後的食材質量就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當然這還得有個過程,而且姚遠也跟老爸說了,得嚴格控制養殖數量,羊的品種就是已經打出點名氣的灘羊,而豬的品種姚遠也要求必須得是藏香豬。
藏香豬原產自藏區,體型偏小,適合在林間放養,脂肪含量也小,就算是一百多斤的成豬,也不會像別的家豬那樣,皮下有一層那麼厚的脂肪,所以這個品種就非常適合姚遠準備接下來開發的一道大菜。
姚海洋興致勃勃!
在聯絡種@豬、種羊的同時,帶著他手下的四個弟兄已經開始在山林裡造圍場,建豬舍、羊舍,一副要大幹一場的樣子。
......
本來放養在櫻桃園裡的黃油雞有一百多隻,但是雖然姚遠千省萬省的,這段時間還是用掉了幾十只,剩下的五六十隻黃油雞在林間空空蕩蕩的就看著可憐,如果敞開供應的話,這點數量怕是撐不了幾天。
姚遠只能又顛顛地跑去遠郊的鑫勝慄園畜牧養殖公司,又從人家那裡買了三百隻雛雞回來。
這款黃油雞本來就是平城本地雞種,在以前都是供給皇宮裡的貢品,但是因為它的養殖期比較長,一般圈養到三斤重的標準,得需要最少半年多的時間,如果是放養的話,這個時間還要更長。這樣一來顯得的它的經濟價值就不高,近年來就逐漸被其它的雞種漸漸替代了,養殖戶很少有人再願意養了,市場上當然也就見不到這個品種了。
以至於到現在,只有在這家鑫勝慄園養殖公司還能找到黃油雞這個品種,那還是因為這家公司是市裡養殖協會制定的育種單位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