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三百隻雛雞放進櫻桃園,姚爸爸居然又動起來再養一群鴨子的念頭。

姚遠就趕緊勸老頭:“這都大冬天了,水面馬上就要上凍,您可就別鬧了,山裡這麼冷,您還是先想想怎麼把這些活物安全過冬吧。”

就頭疼,俗話說“家財萬貫,開口的不算”。姚遠就想不明白,本來自己就想弄個廚房,賣賣八大碗、農家菜什麼的,怎麼現在弄成這個樣子了,豬羊成群的,還支起了大棚種菜了?

......

劉能興興致勃勃,又準備開始他的直播。

現代的網路簡直是太厲害了,資訊傳播速度簡直是超過了病毒。而直播帶貨這種新式的售貨方式,效果好的簡直令人恐怖。

在加上劉能興的官員背景,本身就是一個賣點,等於給產品質量就做了一個背書。

十一前曾經做過兩次直播,那兩次每次都賣出去了三百多份,看起來好像效果不怎麼樣,但是隨後的日子裡,還是不斷有人在下單,每天都能透過網路平臺,有十幾二十份的銷量。

這就不得了,這還是剛剛開始,最重要的是再次下單的多半都是回頭客,這就充分說明這款產品已經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看來二百八一套、一百五半套的價格定位,是找準了,如今各個行業內卷的那麼厲害,大家都還在喊著消費降級,再弄什麼高階菜品不知道效果會怎麼樣?

其實姚遠挺擔心,董氏烤鴨弄那個“元朗盆菜”會費力不討好,十幾種原材料,每

(本章未完,請翻頁)

樣食材的處理方式都各不相同,那道菜裡的人工成本可能不比原料成本來的便宜,但是八百八十八的價格,恐怕很難被大眾接受。

而能接受這個價格的人群,恐怕會更願意選擇去餐廳裡,吃一頓有檯布、有服務的筵席。

但這個八大碗不一樣,都是日常的豬肉、雞肉之類的普通食材,成本很容易控制,只不過這種烹飪方法是一般家庭很難做到的。平易近人的價格,就是對準了中低端市場的,家裡請個客或者送個禮,不到三百元的價格,八道大菜絕對算是大大方方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而且這個市場才是含金量最大的市場,因為他的消費群體基數太大了。

美食村開業的這一段時間,姚遠壓著故意不再給八大碗做宣傳,只不過是考慮到廚房團隊新構建成,怕給大家太大的壓力,畢竟需要給全村供貨,本來就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如果再強力推銷這款預製菜,那工作強度就會太大了,弄不好就會兩邊都出問題。

如今美食村已經穩定了下來,韓明的廚房也已經調整完畢,又新增了幾個人手,還有了一個小組專門負責八大碗的製作,就把直播再做起來吧,看看咱們這個產品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多少才算是理想呢?

如果依託現在這個廚房,做這個八大碗等於沒有什麼額外的投入,那麼月銷一百份,就能有兩萬八的毛收入,就能帶來每個月一萬四左右的毛利潤。

當然,月銷一百份這個目標早就實現了,就算不靠直播,一點宣傳也沒有,只是村子裡的零售,每個月完成這個數量都很輕鬆。

那麼加上劉能興的直播後,以前做過的兩場直播就達到了將近七百份的銷量,當然這個銷量多半是半套,但是那也是最少十萬多的營收。

如果就這樣慢慢做下去,其實早就算是完成了姚遠最初的目標。

但是在姚遠最近的算計裡,就想看一看,這一款八大碗,就這個單一產品,到底能不能做到,再撐起一個真正的中心廚房!

而在他心裡,一個生產預製菜品的廚房,每年的投入不會少於三百萬,這還沒算裝修和固定資產折舊,把這些都算進去後,那麼每年靠這個八大碗的單一產品,就必須得做到一千萬的營收才可能持平!

到底能不能做到呢?姚遠心裡的小算盤跟誰都沒說,只想悄悄的觀察,從再一次的直播帶貨到元旦之前,這個產品的銷量。

能達到理想狀態,那麼下一家中心廚房就指日可待,如果不理想,就這麼先苟且著,靠著目前這一家廚房,日子過得也不錯。

畢竟大海里全是魚,想都抓住那是不可能的,咱現在已經逮住一條了,剩下的事就不用著急、慢慢來。

......

劉能興則信心滿滿,去過拾音器別在衣領上,有照著鏡子理了理頭髮,清了清嗓子,然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一下子就跳在鏡頭前開了嗓:“各位老鐵們你們好!真高興咱們又見面啦,我是劉能興,今天還是在清水鎮的紅旗村給大家做直播,不知道大家想我了沒有?咱們有想我了的扣一,沒想我的扣二,好不好......”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