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較量(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兩位老廚師評委的點評就挺有意思。
陳老爺子把自己的三票拆開了,一票投給了何大廚,另外兩票投給了韓明,同時解釋道:“何大廚廚藝精湛,烹飪技法上來說沒有問題,海鮮與羊腰的結合出人意料,但是效果非常好,敢用白灼的手法把羊腰子這個食材做在頭盤裡,就充分說明了何大廚的厲害之處!但是兩道出品相比較,我更喜歡韓大廚的這道頭盤,正如陳老師講的那樣,這個頭盤選料更豐富,從肉類到海鮮到蔬菜更豐盛一些,味形也更多樣化,從他這一道菜裡能品嚐到更多的風味,所以我要給韓大廚多投一票。”
所以粵菜廚師追求的清爽淡雅、原汁原味,碰到了韓明大廚的這種南北融合、外加用料十足,就有點吃虧,可能也是何大廚有一點大意了,在有那麼多的食材可以選擇的時候,只顧了追求風格的統一,在頭盤的製作上下手輕了一點。
在這種水平的比賽上,想在一道菜上就想分出兩位資深大廚的高低,就很難,最後就只好從味道之外的份量、擺盤、創意上見高低,現在勝負就在最後的常老爺子的三票上面。
到了常老爺子猶豫了半天,也把手裡的三票給拆開了,當中兩票投給了何大廚,一票給了韓明。
常老爺子作為烹飪協會的會長,好像有點要搞平衡的意思,但是給出的點評倒是也非常中肯:“廚藝比賽嘛,終歸考究的是廚藝,何大廚對食材的處理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蝦仁軟嫩中帶著脆彈,單這一項足可以看出何大廚的功底,廚藝方面還是何大廚更加老道一些。而韓大廚這邊對食材的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個人廚藝在這個頭盤的菜品中就沒有那麼明顯的體現。”
能理解到常老爺子的苦心,韓明這道菜雖然設計的巧妙,出品呈現比較出色,但人家何大廚對幾款海鮮的處理,那是頗見功底。再說了,到現在勝負已定,常老爺子這三篇就算是都給了何大廚,也都對這一節的勝負沒有什麼影響了。
終於在頭盤環節韓明以三票優勢勝出,算是險勝,勝負點就是在那位陳曉青身上。
陳曉青不虧是走南闖北的大吃貨,完全認同了韓明的創作理念,也認同了他這種南北融合的風格。
結果出來以後何大廚就有點吃驚,似乎有點不敢相信這個結果,於是抄起一個盤子,將自己剛剛的菜品多餘的部分裝了點進去,端著盤子就走到韓大廚這邊。
何大廚端著盤子遞給韓明,示意韓明品嚐,自己也毫不客氣的捻起韓明這邊的菜品送到了嘴裡,一一細細品嚐。
挨個嘗過以後,臉上笑了笑,沒有說話只是衝著韓明點點頭,那個意義是說:有點意思!
就沒想到,第一節居然就輸了,輸給了一個鄉村廚房,等嘗過人家的出品以後,何大廚就徹底收起了最後一點點輕視之心,打點起精神,準備在接下來的比賽環節中贏回來。
......
當姚遠看到韓明主菜環節選擇了海參做主材以後,便一下子就放下心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
陳老爺子曾經在這個廚房示範過他們魯菜中的金獎菜:蔥燒海參。
而同樣也曾因為這道菜獲得過金獎的,號稱“廚神”的董振祥,也曾經在這個廚房裡做過一道改良版的:董氏蔥燒海參。
有了這兩個大廚的示範,韓明肯定對這道魯菜大菜又有了充分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這道菜想不出彩都不行,選擇這道菜作為主菜環節,那就是一個字:穩了!
樂樂那邊已經開始投洗大米,把投洗好的大米裝入盤中備用。
安曉飛則變身水臺,開始處理蝦仁、魚肉和青口,看來這一節中,韓明要充分利用現場提供的各種海鮮。
陳家輝則把一堆翠綠的羊角蔥只取蔥綠,開始投入油鍋中熬製,文火熬製十分鐘以後,便把熬好的綠色蔥油濾出,又取了一堆雞蛋,開始挨個開啟,取當中的蛋黃,準備現場打發蛋黃醬。
韓明不慌不忙的開始對付海參,賽會方提供的海參是已經發制好海參,韓明用兩個手指掐了掐海參的肉質,判斷當中的水份含量,然後就把數好數量的海參投入湯鍋,湯鍋裡已經有老雞、鴨子、肘子、還有雞腳、火腿之類的正在燉煮。
主菜環節用時一共只有兩個小時,其實根本就來不及吊出一鍋像樣的老湯,韓明他們看來是早有準備,早在頭盤環節,就已經開始燉煮這鍋老湯,到現在已經足足夠了兩個小時。
韓明看了看時間,又看了看老湯的成色,一咬牙,又找來一個大號的高壓鍋,把湯鍋裡的食材湯水轉入高壓鍋中,加上加壓閥,繼續燉煮。
也是啊,想要一鍋像樣的高湯,沒有七八個小時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高壓鍋是個好東西,能大大縮短當中所需要的時間。
有了高壓鍋這個利器,韓明就騰出手開始煉製蔥油。
蔥油的煉製各家廚房都有各家的方法,而韓明恰恰是看過了堪稱頂流的董氏與陳老爺子的做法,只要是用心,再從當中總結出些經驗就容易的很。
著名的章丘大蔥只取其當中味道最濃的部分,再把洋蔥、香菜、八角、香葉根依次投入油中,開始慢慢炸制。
慢慢的,廚房裡開始有了濃濃的蔥油香味撲鼻。
蔥油熬好,就趕緊把高壓鍋開閥放氣,將當中的湯水倒出一部分,交給樂樂,樂樂則將這些高湯倒入洗好備用的大米,送入蒸箱開始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