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未雨綢繆,改善飲食(第2/2頁)
章節報錯
嘰嘰喳喳你追我趕,明心看著玩鬧的一個個小光頭,這時才覺得大家還是孩子!
整個院裡,只有他一個人坐著,他雖是四五歲的身體,頭腦卻是成年人,再也找不到孩子的樂趣了!
看著飛奔的人影,明心心裡自我安慰道:“有失有得吧,雖然沒了童年的樂趣,但卻可以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武功,只要安心修煉,不愁成不了高手。”
明心所認同的高手,不是江湖普遍認知中的高手,而是處於江湖頂端、掌門一級的才算高手。就算掌門一級,也只是認可是高手,並不是他追求的目標,他追求的目標,是太師祖紅葉禪師、武當祖師三豐真人那樣境界!
天氣轉涼之後,終於到了採收紫菜的季節,寺裡派出一隊人馬到海邊採收紫菜。
其實寺院可以不用派人採收,等著去購買就行,不過難得一次外出任務的機會,放年輕弟子們去海邊撒撒歡。
明心也跟著去了,而且是坐著馬車。當然,趕馬的是馬伕,佛家戒殺生,役使牲口也是不提倡的,僱人又另當別論。明心雖然是沙彌,但畢竟太小,是帶隊的師叔讓他坐馬車的。不止是明心,隊伍裡有半數是十歲一下的小沙彌,僱馬車時本就考慮到他們走不了幾十里路。
不過他們自然不能像明心一樣一出發就坐馬車,帶隊的師叔利用起這個機會鍛鍊大家,讓他們先走路,走不動了再坐馬車。
一路走走停停,天剛亮出發,午時才到達海邊,別說其他小和尚,就是一直坐車的明心也渾身不舒服,打不起精神來。
吃過乾糧,幾位師叔帶著大的師兄們開始搭帳篷,明心往地上一歪,很快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明心被叫醒,迷迷糊糊進了帳篷繼續睡,再次醒過來的時候,太陽快落山了。
看向海邊,正好師叔他們往回走,每人拎著一個竹筐。他們的前面,是一片展開的竹蓆,上面黑乎乎的,是晾曬的紫菜。
師叔們將竹筐裡的紫菜倒在竹蓆上,然後攤開,拎著空竹筐回來。
生火做飯,師兄明海他們也幫忙洗菜燒火,明心什麼也不用幹,站在一邊看著大家忙碌,豎著耳朵聽師叔和大的師兄們聊天。
雖然只是尋常聊天,但卻能得到很多資訊。比如同處福建同為少林南支的九蓮山林泉院和福清少林院中有哪些高手,年輕一輩中誰最出色。
聽了一刻鐘左右,師叔們轉了話題,只聽師叔無苦說道:“習武只是強身護法,用來爭強鬥勝就走上歧路了。就像那華山派,前些年好生興旺,門內高手眾多,然而旦夕之間,門派凋零到只有師兄妹兩人!”
明心心裡一震:“華山劍氣之爭已經發生了!”
華山劍氣之爭是一大遺憾,當時的華山高手眾多,又有風清揚,還有可能不比風清揚差的嶽不群的師父,日月神教都被壓著打,照這樣發展下去,二十年後恐怕就能跟少林武當鼎足而三,成為真正的武林泰山北斗!
“可惜!”明心心裡想道,“要不是風清揚暗中護著,華山真要滅門了!”
惋惜歸惋惜,這件事情與他一點關係也沒有,感嘆過後也就完了。
吃過藥石(晚飯),師叔們帶領著做晚課,然後睡覺。
第二天早上被誦經聲吵醒,明心磨蹭著直到早課結束才起來。早齋之後,跟著往海邊走去。
他用不著採紫菜,師叔們也不放心他下水,就拿著根小棍子在岸邊玩。
五天之後,馬車來了,明心一夥小沙彌早已沒了來時的興致,跟著馬車一起回到寺裡。
幾天不見,師兄明海和他少不得要去師父那裡問候,一進禪房,沒想到一向遵守戒律的師父,桌上居然擺了一盤果子!
無難見明心盯著果子看,笑了笑說道:“想吃就吃吧,就是給你們師兄弟準備的。”
“謝師父!”明心嘴裡說著,邁開小短腿跑了過去,抓著一個果子就開咬。
吃著水果,明心心裡活動起來,因為嚴格遵守戒律,所以寺裡水果不多。不能吃肉蛋奶就已經很委屈了,再不能在水果上滿足那怎麼能行?
“讓寺裡種是不可能了,但可以去後面山上找野果。”明心心裡想道,“另外,還可以發動師兄弟們在山裡開闢一片果園!”